一年一年过得真快,2019年还余下10几天就要翻页了。时间不饶人,明年就是我的本命年——60岁。在中国60岁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不管你的能力、不在乎你的身体,不考虑你的心情,都会让你停下来,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放慢自己的工作节奏。2019年对于我来讲,是不可忽视的一年,是值得书写的一年,更是永生难忘的一年。


虽然想把2019年过得轰轰烈烈,想把它写得漂漂亮亮,但真正拿起笔回想我的2019年的时候,不过和过往的每一年一样,还是那样平平淡淡,既没有出奇的骄傲,也没有被人羡慕的战绩。我还是我,我走的每一步,明显还是留下我平素的印记。即使想让它光彩一下,想让它独特一点,但还是没有脱离我自身的局限。


人这一辈子走过来不容易,想改变自己更是难上加难。理想和现实的碰撞,让你不得不在现实面前低下头、弯下腰。所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盘点2019年我做了什么?能给我今后留下什么念想?走过来一看,实在拿不出什么骄人的战绩。可即使这样,我还是愿意把它梳理一下,像流水账似的把它写出来,也是对自己一个交代。


在这一年确实有了一些想法。


◆ 一是把科室工作的管理权下放,不要事事亲力亲为,有人退出,就会有人进来,没有谁不可替代;


◆ 二是临床工作不要丢,这里有我三十多年的心血,也有传承下去的责任和义务;


◆ 三是自己多年养成的跑步习惯,不要偏废,这里有痛苦,更有快乐和成就感;


◆ 四是自己喜欢的叙事医学工作投入的多一些,既要学习提高,也要普及推广;


◆ 五是基层医生的培养也是这些年念念不忘的一件事,虽然自身能力有限,但做就比不做强,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


◆ 六是不知天高地厚地想要出书,既有别人的鼓励,更有急于得到外界认可的自尊心在作怪。


六个想法不是2018年就定好的,远没有那么高瞻远瞩,而是在进入2019年不同时间点冒出和突发的奇想。


01   科室管理


交班是早晚的事,未雨绸缪,比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好。当领导把权利和服务分清,就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事事都做,什么也做不好,事事都顾,什么也顾不上。人在有限的时间,做自己擅长的事,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一年碰到了回龙观急诊抢救室的改造,遇到了积水潭医院回龙观二期的规划,都是大手笔、大动作,也是锻炼人的最好时机,有人顶上去是一件好事。


02   跑步



2018年跑了8个马拉松,看看身体还力行,最早定下的2019年要干的目标就是10个马拉松。当然每天的10公里,还是尽量雷打不动。我对自己算是要求比较严格,周围的人对我的自律性也还认可,特别是在跑步这件事上。


我把2019年每月跑步的情况列一下:


1月份跑了18天、跑量200.57公里,2月份跑了17天、跑量200.35公里,3月份跑了12天、跑量187.25公里,4月份跑了9天、跑量123.5公里,5月份跑了14天、跑量174.28公里,6月份跑了15天、跑量152.84公里,7月份跑了15天、跑量163.53公里,8月份跑了19天、跑量218.93公里,9月份跑了11天、跑量138.65公里,10月份跑了14天、跑量171.13公里,11月份跑了14天、跑量171.95公里,12月份截止到今天跑了5天、跑量67.7公里。全年下来的跑步天数是163天、跑量1970.68公里。当然要把12月份余下的时间算进去,跑量会超过2000公里。



但一盘点这个成绩还是不尽如人意,一年365天,我200天都没有运动,是在休息还是在工作?值得商榷。全年10个马拉松的目标,我完成了9个,7个半马,2个全马也算是基本合格吧。



不总结不知道,一总结吓一跳,我这个自称喜欢跑步的人,也是待着的时候多,动的时候少。身体是自己的,运动不运动不是给人看的,获益在自己。1月份、2月份、8月份虽然不是一个很适合跑步的季节,但我坚持的不错,所以从骨子里看,对于跑步的苦我是能接受的。为什么在其他月份做的不够呢?是不是这个时间点被其他诱惑所吸引了呢?看来在健康这件事上,我也是说的多了,做的少了。在运动与不运动这件事的博弈上,我做的也很不到位。


03   叙事医学



2018年,叙事医学对我来说是个新鲜事物,关于它的重要意义,没有人给予我太多提醒。但对它的敏感,对它的热衷,让我凭着30多年的从医经验,凭着对人性的一丝了解,凭着对有一天成为病人的恐慌,凭着即将老去的身体,开始投入到这门看似新生,实际是老话常谈的学科中去。2019年我针对疾病的学术讲座越来越少,而就叙事医学发表的感想越来越多。医学是人学,虽然目标是疾病,但对象还是人的精神和情感。疾病是病理的,可以有科学的属性;人是精神的,在科学属性背后更多汇聚的是人文的力量。只会看病的医生只是完成了职业的一部分工作,而把人性的关爱融入到看病的每个细节,把病人的情感诉求作为治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是迎合了几千年前不管是在西方医学还是中国传统医学与生俱来的初衷。


1月份在中国老年医学会急诊分会的学术年会上做了叙事医学分论坛,2月份在王府医院召开的京北急诊沙龙上讲了叙事医学专题,3月份在长庚医院早间人文课堂分享了医学人文与医学技术,4月份在四季青医院与全院职工讲述叙事医学培养有温度的医生,5月份受荣成市人民医院、世纪康瑞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之邀再次畅谈叙事医学与医生的培养,6月份受爱康医疗的邀请通过线上线下为其属下的员工进行叙事医学的培训,7月份在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的年会上成功举办叙事与人文医学分会场,8月份叙事医学走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为四川阆中卫生技术人员做医生要面对死亡的思考讲座,9月份在天津急诊医师年会上做医生的临床细节专题报告,10月份在首届中原创伤与急危重症高峰论坛与来自急诊和外科医生就叙事医学的话题再一次进行探讨,11月份在中国急救大会设立叙事医学分论坛,在第四届亚太(海南)论坛医学人文分会场做急诊人的温度主题发言,12月份在北京急诊质控年会上做了如何维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报告。


当然2019年在叙事医学的工作上远不止于此,完成了叙事医学全国住院医师规培教程导言部分的撰写,参与了叙事医学杂志编委扩大会议,就叙事医学学科发展献计献策,筹备了北京医学会灾难医学与复苏分会叙事医学学组,为叙事医学传播学院的成立正紧锣密鼓做着前期准备。所以2019年在临床工作之外,为叙事医学能在急诊的落地,做了一些思考和具体工作。从中的体会是,只有在叙述中,苦难才会显露出来。如果不表述,不仅是治疗,还有所遭受的痛苦,都可能是不完整的。医生切记在治疗中,人为大。


04   基层医生培训



对基层医生的关注,一直是这几年做的工作,2019年是一个延续。医学的均质化是对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考评,也是实现健康中国不可或缺的一环。技术不是医学的包罗万象,医生的综合实力一定是硬道理,这里包括临床思维,临床细节,临床见识。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各级医院的规模,硬件实力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可以说,钱到位,见效快。但医生能力的改变,拼的是软实力,在脑不在手。洗脑需要时间,也需要方法,更需要有人引领。


这些年去过了北京市的郊县,北京之外的河北、河南、江西、江苏、四川、贵州和云南。以前讲课没有系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病讲的多,思维讲的少。讲完就走,回馈很少。是好是坏无从知晓。2019年多了心眼,课程早已精心设置好,有思维的,有人文的,有症状的,有疾病的,有技术的,有科普的。讲课的方式不是侃侃而谈,而是上下互动。讲课的内容不仅是学术,更有给基层医务工作者打气鼓励的精神食粮。临床要的是一种自信,有了自信,脑子敢想,病才敢动手去看。人都是由不知到知,医生也是从看小病到看大病的过渡。所以给基层医生讲课,要懂得基层医生的短板,更要了解基层医生心里的小九九。


2019年去了雄安,到了贵州贞丰县全国最美医生钟晶的诊所,参加了云南弥渡县基层卫生医院领导对培训的需求。知己知彼,才能达到好的培训效果。2019年8月份开始历时3个月给北京一家民营医院医务人员量身定做的系统课程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05   写书



写随笔已经有了几年的时间,不经意间积累了数十万字。写不仅是记录生活点点滴滴,它可以让人思考,可以看到人的局限,激励人的求知欲,看到不一样的自我。出书真不是写随笔的初衷,也未列入2019年要干的事情。3月份在与同行吃饭的时候,鬼使神差有了出书的冲动,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写不是我的专长,对文学更是一片茫然,就像当年看马拉松比赛与我无关一样,写作也离我十万八千里。蒙承遇到了几个出版社的好编辑,对我给予更多的是鼓励,更多的是真诚的帮助。提出我的问题,指出我的不足,点出改进方向。周边的朋友也是不遗余力,有人的出人,没人的出力,鼎力支持。我从一个对写书流程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有了一些入门的感觉,当有一天拿到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学会科普创作出版资金资助后,我也收获了一分自信。


06   临床工作



临床工作这辈子是割舍不掉了。虽然再不能像年轻医生在临床一线24小时冲锋陷阵,摸爬滚打了,但每天看看重点病人,与病人聊聊天,为治疗出谋划策,为宽慰病人做做心理抚慰还是游刃有余。所以,在2019年每天一早的交接班我都会竖起耳朵,聚精会神,从头听到尾。我要在这短短的交接班中,发现我要关注的重点病人。这里有医学上有机会治疗的疾病,也有晚期肿瘤,老年器官衰竭需要医生陪伴一程的患者。79年进入医学院,直到明年60岁,在疾病、病人和医院这个环境已经浸淫了40余年。既有血的教训,也有成功的喜悦。但仍没有对各个疾病充满必胜的信心,有的只是小心翼翼,谨谨慎慎,如履薄冰。医生当的越久,想的就会越多。黑白分明的医学少,灰色模糊的医学多。医学追求的是科学,但医学给出的结果是概率。偶然和必然在临床医学上很难把它们区分开来。在这一年里有顺风顺水的救治,也有歪打正着的存活,当然更有不明不白的死亡。我知道,明年、后年还会如此。可能这就是我从事的这份工作的诱惑。


每一个人都在追求人生的完美、无憾,我也是如此,但这对我们是多么的不真实。不仅是19年,其实每一年我们都在努力做好自己,我想这就足矣了。写了这么多,许多人都看不下去了,可一年的事用几句话来概括,实在是搜肠挂肚找不到。又回到了写随笔的初衷,写给自己,把一年的感悟,把60岁之前最后一年的工作和心路历程,作为一件稀罕事记录下来。我曾这样想过,也曾这样做过,没有愧对自己。当在以后闲暇之余再看到它的时候,发现活的还算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