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景东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看到,远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的医生们正忙碌着通过影像实时会诊并出具诊断报告。在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景东分级诊疗监管平台上,医务人员可以实时掌握全县县域就诊大数据,开展精准诊疗服务。据了解,该平台的投入使用,融合了县域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等信息系统,极大地完善了医院信息化基础条件,促进了全县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


景东县近年来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及有关部门要求,全力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一体化格局的紧密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全面整合和统筹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逐渐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群众少跑腿,就医负担不断减轻,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景东县人民医院院长冯周亮告诉记者,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高位推动医共体建设,科学制定措施,建立健全医共体管理机构,创新管理模式,狠抓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切实让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成为“一家人”,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为了确保医共体建设工作高质量推进,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景东县制定出台了《景东县人民医院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细则》等管理配套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全力推进全县医共体管理工作。


景东县人民医院大胆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对全县13个乡(镇)卫生院统一加挂景东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某某乡(镇)分院牌子,配齐配强分院领导班子,并逐步用一级甲等医院标准管理乡镇卫生院,使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护理、感控、财务、人事等工作进一步步入管理规范化、流程合理化的模式,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医疗质量。


Photo by Afta Putta Gunawan from Pexels


2018年10月,景东县人民医院就在全省率先启用“渔歌医疗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景东县中医医院积极参与,两家县级医疗机构与所有托管卫生院建立网络医共体,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上下联动,为基层卫生院提供帮扶,夯实基层首诊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家住景东县大朝山东镇黑蛇村委会文明村民小组村民饶文斌告诉记者,景东县打造的医共体确实管用。2019年10月,饶文斌生病在乡镇卫生院就诊,享受到了县级医疗资源,几个小时就可以收到县医院传输回来的诊断报告,费用也不贵,只花了几十元。“医共体创建后,有很多病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就可以就诊,老百姓得到的实惠是实实在在的。”饶文斌认为,在乡镇就诊不延误时间,还省去了到县级医院上百公里的路程,也节省了一大笔费用,包括住宿费伙食费及往返的车费。


医共体创建以来,成效不断凸显,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群众就医感受显著好转,搭建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实现智慧医疗。


据介绍,为补齐基层医疗卫生短板,方便贫困群众看好病,景东县人民医院与全县13个乡(镇)16个卫生院开通了远程会诊系统、区域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区域远程影像诊断中心现已开通11家卫生院,其余两家正在筹建中,最终将实现所有乡镇卫生院数字化DR全覆盖。目前,已逐步实现全县医疗机构信息互通、检查结果互认、远程会诊协作,全县乡(镇)影像的实时会诊,使本区域内医疗机构影像图像采集、传输、诊断实现网络化、数字化,让群众不用出乡镇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专家优质的医疗服务。自两个医学影像中心开通专家线上服务以来,为13个乡镇卫生院所上传的2426例DR影像、5664例心电图报告进行了精准诊断,并将诊断报告全部回复到乡镇卫生院,为治疗提供了保障。景东县医学影像远程诊断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和乡镇卫生院DR影像、心电资料的联网共享,实现了县域医疗资源信息互通互联、集中诊断,方便了统一质控、远程会诊、远程培训等医疗资源共享,让群众看病少花钱,看得好病,同时,确保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冯周亮介绍,景东县创建医共体以来,县域内住院就诊率不断提高,2019年县域内住院就诊率达94.36%(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群县域内住院就诊率达96.49%),基本实现了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 (记者 刘绍容 通讯员 李启刚)


点此链接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