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中医科主任 刘红梅


1 月底,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暴发。当时我身在北京,却和很多医务工作者一样,时时关注着湖北疫情的变化。后来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的带领下,我参与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远程会诊,以及武汉江岸区大智路社区治疗点的后台跟踪指导,亲身加入“武昌模式”的抗疫工作。由此,我加深了对此次“寒湿疫”通治模式的理解,也深化了战场需在前线, 抗疫需下沉社区的认识。


在将目光转回所居住的小区——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街道亦城茗苑社区之后,我发现疫情对身边的居民也造成了生活与就医不便。为此,我组织了以中医科医生和学生为主干的医疗团队,在与社区工作者充分协调及经街道党委批准后,于 1 月 16 日启动了“邻里守护者” 中医社区公益服务项目。


Photo by Chokniti Khongchum from Pexels


“邻里守护者”活动是基于仝小林院士“武昌模式”中“政府主导、社区运作、通方治疗、专家指导、信息支持”的方针,结合首都疫情和社区实际情况所进行的政府、医疗、网络、社工、心理多方面结合的新型社区工作实践。其主要目的是为疫情期间所在社区需要帮助的普通居民提供就医指导、中医诊疗、心理支持和信息传递等,将角色由中医专科专家转变为社区基层医生, 通过中医、中药、艾灸、针灸、手法等多种医疗方式和网络授课、科普文章、媒体报道等多方面交流结合,达到各类患者,特别是发热、慢性疾病患者均能够在疫情期间不见面、少见面、精简出行,而不延误治疗的目的。

“邻里守护者”项目不单是医疗服务,更从一开始就注重加强基层政权,强化责任担当。活动伊始,我们就与社区政权结合,做到统一着装、统一行动、官方渠道发言、令行禁止,时刻注意思想意识的正确性。在实践中应用仝小林院士“寒湿疫”辨证思想,破除部分疫情期间谣言, 传递正能量。


团队的全体成员利用春节假期和其后的双休日、节假日以及下班时间,盯守网络问诊平台, 不仅回答专科问题,也进行资源链接,为患者和其他专科专家搭建交流平台,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在 2 月医院正常开诊后,团队服务扩大至周边多个社区,并且部分外籍居民也慕名来求医问药, 社区组织了外语翻译义工进行服务,使医疗效果得到保障。截至目前,团队成员通过自学组织了多次科普网课,覆盖社区居民 2.3 万户,直接进行中医干预 230 余人次,其中包括部分复杂心身疾病,通过引入心理学干预团队作支撑,取得了良好效果。


古有名医,能蔽乡里。扁鹊因随俗为变而成先贤,仲景因瘟疫家族亡故著书伤寒而成医圣。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武昌模式”的提出充分说明中医药在本次疫情中对预防轻症转重和针对普通人的预防有着重要优势,而根据这一模式在北京进行的“邻里守护者”中医医疗实践,也证明今之名医亦有护佑一方的担当。


发表于:健康报2020 年4 月22 日第 005 版中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