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在医疗一线已打拼了三十余年,现在社会都流行一句话,时间去哪了?可以前真没时间去想一想,我的时间去哪了?今天想静下来,思考一下我所从事的这个急诊职业。


        经历了放射科,内科,最后定位于急诊科,成为了一个并不是“很风光”科室的急诊医生。有经历就有感受,急诊科的工作性质确实有别于其它专科。首先它是所有医院的窗口单位,急危重病人第一时间就会被送到这里;有些急性病处于发病早期阶段,不确定因素很多;对于危重症患者在做出明确诊断前就要给予医疗干预,急诊医生常说的一句话:先看枪,后瞄准;因为是急症,患者和家属对缓解症状和确定病情预后期望值高;有些与时间相关的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栓塞等,如治疗处置及时就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记得二十几年前值的第一个急诊班,我和一名进修医生在凌晨接诊了一位急性呼吸困难的老年人,被儿子用一辆老式竹子的婴儿车推到了急诊室,由于临床经验不足,一时难于判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就让护士先给病人吸上氧,吩咐进修医生看着病人,我一溜烟的跑了去叫二线医生,等带着二线医生赶到的时候,病人已经不行了。一个诊断和治疗并不是很困难的急性左心衰,让我给耽误了。二十多年过去了,当时的场景我现在还记忆犹新。所以急诊医学需要从业者,通过最少的检查数据,在最短的时间,用最敏捷的思维和果断的决策对患者第一时间展开救治。从当年不成熟的小医生,慢慢的在临床摸爬滚打,逐渐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今天再面对一些复杂疑难急症的患者时,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青涩,而更多表现出的是沉稳和自信。急诊科的抢救室每天都会看到急诊医生和护士们忙碌的身影,看到上演着无数遍的生死时速,看到了无数家庭的生离死别。几天前,歌手姚贝娜因为乳腺癌,在33岁的时候离开了给她留下无数美好记忆的音乐世界,大家都为她惋惜。但也就是在几天前,一位17岁的女孩,既往身体健康,双耳带着耳机听着音乐,突然倒在了家里的卫生间,等10分钟被家人发现的时候,生命体征已很弱了,送到医院急诊抢救室生命体征已经没有,虽然全力救治,仍没有挽回这位更加年轻,对未来有着无限憧憬的生命。急诊医生和护士面对每一次抢救,除了体力以外、还经受着心理和情感上的考验。


        急诊科是一支以年轻人为主的团队,充满了朝气,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想法多,理解力快。但坦率地讲许多急诊医生包括自己,对医学概念本身还有着不是很透彻的理解,所以有时候会存在一些抱怨,会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会对工作细节把握的不是那么到位。一次看到了一位年轻医生的微信:“逃不出每次出科前,最后一个班各种抢救的魔咒”。相信他可能是有感而发,并没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但也会碰到一些急诊医生真心的抱怨:我怎么这么倒霉,我的班上又抢救了这么多病人。有时我们简单的把急诊工作和其他专科的工作去比较,好多其他专科工作可能也很忙,但它不是时时刻刻面对生死的抢救。而急诊工作就不是这样了,它的工作无时无刻都有可能与生死有关,它的忙与不忙是任何人都决定不了的。任何医生都希望在工作的时候,能够规律一些,节奏平缓一些,预知要做的事我心里有数。但如果是这样,我们还能叫急诊医学吗?还有那么多人对急诊室的故事感兴趣吗?许多时候我们应该这样想,我们看的病人越多,我们抢救的病人越多,只能说明上天对我们太眷顾了,我们是幸运的。为什么这样说,大家都知道,我们对患者做的任何医疗干预,对患者来说都是痛苦的,即使有时给患者扎个点滴,对患者来讲都是一个痛苦的回忆。许多时候患者又是以生命相托,让我们在患者身上从事各种医疗救治,甚至有些医疗救治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而日后我们通过了这些医疗实践,积累了临床经验,掌握了独立工作的本领,从小医生做到了大医生。有些时候由于救治的成功,病人或家属还会感谢我们本应该做出的努力。我想在这里要说的是,最应该感谢的不是我们,而是患者,正是有了他们,才使得我们在从医的道路上在不断进步,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才保证了我们日后成为被患者信任,技术精湛的急诊医疗人才。每天见到那些被疾病折磨的患者,那些因失去亲人的生命,而痛不欲生的家属,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精心对待我们每一位急诊患者,还有什么理由抱怨我今天多抢救了一个病人。


        医学是有关人的科学,有人就要有爱,让世界充满爱不应该成为一句空话。面对患者这一特殊人群,更应该让他或她体会到什么是爱。现代医学近100年来的发展,在医疗技术上的进步有目共睹。急诊科不再像以前那样,只靠一个心电图机和一个洗胃机过日子了,越来越多的先进仪器设备,包括:功能完善的有创无创呼吸机、血滤机、床旁超声、有创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体外球囊反搏和心脏临时起搏术等,都已被急诊医生所掌握,以前看似不能解决的各种危重症都在急诊完成了及时有效的救治,急诊科再也不是那个舅舅不疼,姥姥不爱,丈伯娘见了还得踹三脚的地方了。但是医疗技术的进步真的都让患者满意了吗?有一天值班连续接待了4位患者或家属的投诉,有告护士的,有告医生的,所有的投诉没有一起是反映医疗技术水平的,都是和服务态度有关。找到当事者,他们也觉得自己很无辜,病人就是这么多,看慢了后面的病人着急,看快了,病人觉得你看病不仔细。中国现阶段的三甲医院急诊科,永远是病人人满为患,对患者来讲,永远是希望自己能得到最好的医疗救治和服务。那么我们作为急诊医生,只能任其患者或家属投诉,真的没有再提升自己医疗服务的空间了吗?真的不能让绝大多数患者都有一个满意的就诊经历了吗?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许多时候不应该把责任都推给患者,作为人来讲都是自我的,特别对一个病人,既有躯体不适带来的痛苦,又有心理紧张带来的不安,都渴望在第一时间去除病患。我们急诊医生针对每一次患者和家属的抱怨是否应该首先反思一下自己,我们是不是尽到了急诊医生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以病人为中心,让病人得到最好的医疗感受和服务,这里包括了医疗人文和医疗技术。既然医学的本质,是人的科学,是融入爱的职业,有爱就要有沟通,医疗技术取代不了医学的仁爱。医患之间最普通的沟通是对话,而更多的时候我们没有留给患者对话的时间,我们只重故事的结果,而忽视故事的主人公和讲故事的人,今天70%的医患纠纷就始于此。现代医学技术永远代替不了与患者5分钟的交谈。沟通不是辅助措施,可有可无,它是治病的核心。急诊医生一个真诚的问候,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专注的倾听、一个轻轻的抚摸,都是对患者和家属莫大的安慰。一位家属在一封信中这样写到:“此时急诊部的大夫承载着我们全家人的希望,至今想起来仍感觉非常庆幸。他们撑起了我的天。那一刻,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与我们同样焦急的心情,忙碌中大夫果决的处置令我们无意间稍稍放松了揪紧的神经。令我至今难忘的是,对我们每一个急切却又包括对枝节问题的反复询问,得到的永远是令我们难以置信的理解与耐心。那段难熬的日子,医护人员留给我们的除了亲切便只有感动。或许我们曾习惯了一些不得不选择隐忍的无奈,习惯了因理解大夫忙碌而放弃原本渴望的知情权,但是在这小小的急诊部里,我们得到了期望的与未曾期望的一切,我们没有了任何纠结。”


        穿上白衣,站在患者面前的那一刻,就应让患者或家属感受到医者仁心。是患者成就了我们的急诊医疗事业,是患者让我们懂得了爱别人才能会被别人爱。学会感恩我们才能进步,学会报答我们才能提高。虽然现在有些时候,医患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问题,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影响因素,有的甚至是我们所不能左右的。但只要我们能坚守作为一名急诊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品德,多一分仁爱之心、同情之心、责任之心,用我们良好的医术积极救治每一位患者,就会赢得广大患者及家属的认可。记住,医生最大的敌人就是你的心---职业冷漠。记住100年前的医生,特鲁多所说过的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