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要死的,世上无疾而终的人并不多。由此,人或早或晚都会成为病人。当然,变成病人肯定是一个不好的体验,因此医院是每个有着正常思维的人都不愿意去的地方,不然医院就会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我的职业是个医生,但我同样又是一个普通人,所以我的人生轨迹也必定是沿着生老病死这条路走的,我同样也会在人生某个时刻成为病人。实际从出生到现在,我已经不止一次成为了病人,经历了在医院被诊断疾病,被治疗疾病,直到疾病康复的全过程。在治病人生这个舞台上,医生和病人都是主角,但医生的戏份要远远重于病人,但没有病人的配合,这场戏终究还会被演砸了。


        作为医生这个主角,我已经演过了不少戏了,知道我的爱心,我的责任,我的细微细节,我的医术高低,对一场治疗意味着什么?30年来,从一个年轻稚嫩的演员,慢慢摔打成了今天还能被导演选上并出镜的老演员,我知道如何珍惜导演和病人给我的机会,但有一天我成为病人,成为配角,是否也能演出精彩的舞台剧呢?


        要想拍出一记记响亮和谐悦耳的掌声,必须是两只手的协调一致用力,否则要不拍不出声,要不拍出的是单调刺耳的噪音。医患永远是一对矛盾的主体,针对疾病是对立的,针对最后的治愈结果又是统一的,它们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姐妹,谁也离不开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虽然病痛在病人身上,但是医生要通过解除病人的疾病和痛苦,体现出对职业的尊重和人生价值的体现。病人是在躯体层面要求解除痛苦,医生是在治愈后,在精神层面获得愉悦。躯体受罪导致精神难受,精神受罪导致躯体难受,难道这不是一对孪生兄弟姐妹,还是什么呢?


        如果我是一个病人我会怎么做呢?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因为吃磺胺药,导致全身过敏,甚至面部皮肤出现了剥脱,本来就不好看的形象,被疾病折磨的就更难于出手了。母亲带我先是在协和医院皮科看,后来又到中医皮科看,吃药抹药,花了很长时间,病情才得到控制。在那个时候,医生在我心里就是治愈疾病的希望,不管吃再难吃的中药汤,还是往脸上摸那些黄乎乎的外用药膏,我都无条件的服从。治疗效果显现比较慢,虽然心里有急躁,因为不能上学,加上形象剧损,又赶上夏天,家里也没有风扇和空调,只能热在家里,但心理还是那个信念:医生会治好我的病的。最后结果,也如了当初我的愿——病好了。作为病人,我信任医生,医生给我的治疗处方,就是我的圣旨,即使也有过对治疗效果的等待和焦虑,但始终我都没有改变对医疗的依从性。


        患病固然痛苦,不管是躯体的病,还是精神上的病。有时感冒和一个胃肠炎也使我们烦躁不安,一个体内管道的结石引起的疼痛,会让我们想起电影里那些监狱中的酷刑。但是病来了,就要客观的面对。不是任何人想让你患病,更不是医生想让你患病,很多的时候,还是因为自己平素不好的生活习惯或不注意锻炼导致的。


        所以如果我是一个病人,我就要理智接受生病的事实,不怨天尤人;如果我是一个病人,我就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给我诊治的医生,即使他还年轻,临床经验还有些不足(刚才我谈到,即使是小医生,出于对职业的尊重和人的价值的体现,他也会通过请示上级医生或到图书馆查书,也要为他的病人提出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人都要将心比心,你敬我一尺,我会让你一丈。因为我的信任,激励了小医生治好我的病的信心,他不会抱怨为我的病查资料,耽误了他的休息;如果我是一个病人,我就要有公民意识,要知道医生不是就为我一个人服务的,由于为了抢救其他更重的病人,在不影响我病情的前提下,略微慢待了我一会,我应该给予理解;如果我是一个病人,我就要知道医学的局限性,到目前为止,不能被现代医疗技术治愈的病,要比那些能治愈的病还要多,不是晚期肿瘤要死人,有可能一个重流感就会要了人的命;如果我是一个病人,我就要知道治病不是光医生一人的事,它需要我的配合,戒掉烟酒,生活规律,饮食均衡,注意运动;如果我是一个病人,我就要知道对任何人要有礼貌,包括医生,只要做到你心中有别人,才能让别人心中有你;如果我是一个病人,我就要知道感恩,虽然我花钱看病,但医生在用心为我看病;如果我是一个病人,我就要知道病情治疗恢复有快慢,病情有时会有反复,我要有一个宽容之心,不要认为是上帝在跟我作对;如果我是一个病人,我就不去盲从一些歪理,用自己一知半解的医学知识,跟一生都在为之追求事业的医生面前指手画脚;如果我是一个病人,我就要相信科学,不要为自己所谓的固执理念和偶尔碰上的一些治疗“有效”的方法,干扰正当的医疗行为。世上有三种病:一是怎么也治不好的病,如晚期肿瘤;二是治疗得当,就可以治好的病,如细菌肺炎;三是不治也可以好的病,如急性胃炎,所以你偶尔碰上的“有效”治疗,可能就是那种不治也可以好的病症。


        当病人是件痛苦的事,当个依从性好,能与医生和谐相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病人就更不容易了。假如我是一个病人,即使不容易,我也愿意当一个配合医生,共同治疗我身上疾病的人。引用加措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句话:“既然无法改变这个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思维观念,以更好地适应世界。在改变自我的过程中,可以从智慧人生的大方向着眼,但具体到细节上,却要从宽人严己的小处入手。”


2015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