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 HIV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措施临床观察

赵萍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 成都 610061 

【摘要】: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孕产妇的母婴阻断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HIV感染孕妇进行母婴阻断及产科处理的临床观察。结果 出生活产婴儿28例(早产儿2例),未检出新生儿HIV抗体阳性,失访1例,余27例(96.43%)新生儿两次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对HIV感染孕产妇采取正确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控制儿童HIV/AIDS流行。

关键词:HIV母婴传播;孕产妇;母婴阻断

艾滋病母婴传播(MTCT)也被称为垂直传播或围产期传播。预防母婴传播(PMTCT)为HIV感染的孕妇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传播的40-70%。有统计母婴传播占15岁以下儿童感染HIV90%[1]。2010年12月~2011年12我院收治了28例艾滋病孕产妇,我院对其实施了母婴阻断措施,现对临床效果作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8例HIV感染患者均为产前检查时通过自愿咨询检测,均按照中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制定的诊断标准发现HIV抗体阳性。在充分告知利弊情况下,仍然要求不放弃妊娠者。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8岁;文化程度:小学3例(10.71%),初中11例(39.29%),大专8例(28.57%),本科5(17.86%),研究生1(3.57%);孕周34-41周,其中34-36周1例(3.57%,36-371(3.57%)374025例(89.29%)411例(3.57%);AIDS无症状期1(3.57%), HIV感染期27(96.43%)。可能感染渠道:血液传播感染1(3.57%),性传播感染21例(75%,静脉吸毒感染5例(17.86%,感染途径不详1(3.57%)

1.2   干预措施

1.2.1 怀孕期产科干预及抗病毒药物应用

200312月政府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我院积极响应。医务人员主动开展检测和咨询服务(PITC,让HIV孕妇了解母婴传播及母婴阻断等相关知识,再由孕妇自行决定是否继续妊娠。鼓励患者让其性伴也进行检测。对于仍然选择继续妊娠者,给予孕产期全程咨询、检测及护理。根据我国第二版《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及卫生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3]再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了三个用药方案:方案一:21例服用AZT 300mg q12h +3TC 300mg qd+克力芝(LPV/r) 400mg bid,妊娠前已进行抗病毒治疗,妊娠后继续服用;方案二: 4例服用AZT 300mg q12h +3TC 300mg qd+依非韦伦(EFV) 600mg qn,妊娠14周开始服用;方案三:3例临产时才发现HIV感染,单剂量奈韦拉平(NVP) 200mg ,AZT 300mg q12h +3TC 300mg qd。产后AZT 300mg q12h +3TC 300mg qd连续服用7天。服药过程中严密监测药物副作用,并适时调整。依从性是抗病毒治疗成功的一个最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产科门诊医护人员成立了心理咨询室,主动与病人沟通交流,在每次产检及随访中强调依从性的重要,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除3例孕妇临产时发现HIV感染外,余25HIV孕妇仅1例依从性不高,有漏服药物现象。

1.2.2分娩期产科干预

产前根据知情同意选择剖宫产及阴道分娩。1孕期规范用药的HIV孕妇选择阴道分娩。对此例顺产患者坚持处理原则:避免产科损伤、尽量缩短产程、避免人工破膜及最大限度减少产后出血风险。余27例患者均选择剖宫产术。在接产过程中,操作应轻柔,避免损伤新生儿皮肤、增加感染机会。

1.2.3新生儿产后干预

新生儿喂养原则:避免母乳喂养,拒绝混合喂养,最好人工喂养。在告知患者及家属此原则后,28例婴儿均人工喂养。新生儿用药方案:出生后6-12小时内服用,1例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但>2000g,予AZT 10mg Q12h;其余新生儿出生体重均>2500g,予AZT 15mg Q12h。服药时间至出生后4-6周,并注意观察服药后有无不良反应。

1.3 随访及检测

随访计划:在6个小时,6天,6周,然后每3个月进行随访。婴儿满6周和满3个月后分别采取2种快速试纸进行抗HIV抗体检测,必要时进行抗酸鉴定检测。追访至18个月,若仍为阴性,则可排除HIV感染。28例新生儿中,1例失访,余27例均确诊未感染HIV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8HIV感染孕妇均进行母婴阻断,其中,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27例,新生儿存活数28例,1例新生儿低体重转新生儿科监护治疗,早产2例。新生儿均予药物阻断及人工喂养。除1例新生儿失访外,余27例均已通过HIV抗体检测排除HIV感染。

2.2  结果分析

根据针对28HIV孕产妇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分析见表1

1  艾滋病母婴阻断的措施及结果

3 讨论

3.1  HIV母婴阻断势在必行

全球每年有250HIV感染的妇女生育孩子,造成约80万名新生儿感染HIVHIV感染使全球新生儿的病死率增加75%[4]。2010年和2011年,我国不断努力加强预防HIV母婴传播。到2011年底,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服务覆盖了39%的县,全国约44%的孕妇进行了HIV免费筛查。但仍有一部分HIV孕产妇未涵盖其中,因此,HIV母婴阻断是我们传染产科工作者的一项艰巨工作任务,任重而道远。

3.2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

HIV检测和咨询是全面开展HIV母婴阻断的前提。它包括两种类型:PITCCVT(自愿咨询检测)。通过检测可尽早发现HIV育龄妇女和已经怀孕的HIV感染者,对其提供HIV知识培训和尽早治疗,合理用药,可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机率。临床中HIV母婴阻断的关键是:抗病毒药物治疗+产科干预+人工喂养[5。有研究显示:抗病毒治疗使母乳喂养婴儿HIV感染率从35%降至5%以下,而人工喂养婴儿HIV感染率从25%降低至2%以下。目前有部分学者认为,如果阴道分娩过程中不进行人工破膜、会阴侧切、产钳及真空吸胎术等侵袭性操作,且产妇在孕期规范性使用抗病毒药物,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HIV母婴传播机率差别不大。本文28HIV感染孕产妇中仅1例选择阴道分娩,故无法对比。此外,临床护理工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HIV的传染性和危害性,给孕妇及其家庭成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孕妇和家属常表现出焦虑、忧郁、警惕、孤独、恐惧[6。因此,护理人员首先不能歧视她们,应该更多的关心体贴她们,耐心地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HIV,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并尊重HIV孕产妇的隐私。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做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另外,也要做好家属的沟通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使HIV孕产妇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

此次28HIV感染孕妇中,3例(10.71%)临产时才发现HIV感染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直至产后1周;其余患者产前都进行相应药物阻断,且27例患者(96.43%采取了剖宫产术;所有新生儿均口服AZT人工喂养率为100%。通过上述妊娠期抗病毒药物阻断,产时干预及产后新生儿人工喂养等综合干预措施,随访的28例新生儿1例失访,余27例经过两次HIV抗体检测,均成功阻断HIV母婴传播,阻断率达96.43%

随着我国HIV母婴阻断技术的日趋成熟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综上所述,尽早发现HIV感染孕妇并为其提供安全规范的HAART治疗、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建议新生儿人工喂养及怀孕至产后提供全面全程的身心护理是阻断HIV母婴传播、减少艾滋病二代传播,控制儿童HIV/AIDS流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Pancharoen  C ,Thisgakon  U. Stuart gan me morial lecture 2002,HIV/AIDS in children.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3,32:235-238.

[2] 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  http://www.gov.cn/zw gk/2011-02/24/content_1809480.htm

[4] 王临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指导手册[M].北京,2005,29.

[6] 蒋忠民,丛宪玲.艾滋病的临床表现[J].中国社区医师,2002,182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