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编外人员管理
佳木斯市传染病院院长   于俊洲

【摘要】

        目前,公立医院人员编制与人员需求的矛盾突显,编外人员用工渠道管理混乱、计划性不强、管理服务不规范等方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就医院编外人员的成因、特点及管理难点进行了分析。

【正文】

        编制外人员用工管理方面存在管理制度缺乏,随意性大等问题。由于编制外管理模式缺乏政策依据,在日常管理的应用中,对于编制外人员录用条件及方式、收入待遇、考核激励等方面仍缺乏制度规范,经常出现使用和辞退人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调查中显示,全国事业单位编外人员估计在600 万以上,以公立医院为例,编外人员与在编人员的比率超过20%。随着编外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劳动合同法》的正式实施,如何转变传统管理理念,优化内部流程,是创建和谐医疗环境、稳定员工队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医院编外人员的成因及管理特征。

        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主体,承担着重要的公共服务职能,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仍在沿用二十年前核定的事业编制数,明显不能适应当前的事业需要。

为了调和不断增加的服务需求与一成不变的编制数额之间的矛盾,编外人员应运而生。编外人员的管理特征:一是政策束缚较少;二是用人机制灵活;三是成本相对低廉。

        二、 医院编外人员的分类及特点。

        医院编外人员的工作范围涉及各类岗位,既有不同点,也都存在共性。

        2.1 医疗人员。

        分布于医、药、护、技等各类专业技术岗位,来源以医学类高校应届毕业生为主,部分为外单位调入人员。该类人员绝大多数接受过正规教育,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多采取劳动合同制的用人形式,渴求平等的薪酬福利待遇和持续的职业发展机会,以及医院内部及社会公众的认可。

        2.2 医辅人员。

        近年来,收费挂号、病案室等医疗辅助岗位的新员工大部分为编外人员。他们多为大中专毕业生,年轻,计算机操作熟练,掌握新技能并胜任岗位。

        2.3工勤人员。

        多为护工、保安、食堂服务员等后勤服务岗位的临时工,来源以农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为主,知识水平低,工作流动性大,获得更高的收入是其根本需求。

        三、医院编外人员管理实践与探索。

        经过对编外人员管理上经过反复不断的调研、论证、实践和探索,编外人员是医院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对当前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的一种补充。

        3.1 转变观念。转变院领导、中层干部以及在编员工本身的观念。编外人员应经历从临时工到长期聘用,从劳动合同到聘用合同,对编外人员的认识也从廉价劳动力转变为重要的合作伙伴。                 

        3.2规范制度。规章制度是实现公平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在订立各项制度时,应从岗位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制度的不断完善,从定岗定编工作入手,制定各部门的岗位说明书,不考虑身份进行全员竞(应)聘上岗,签订统一的规范合同和岗位管理协议书,初步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形成编内和编外人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

        3.3 同工同酬。《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得“同工同酬”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但是在事业单位尤其是医院,真正落实起来难度很大。首先是司法解释比较宽泛。劳办发[1994]289 号第四十六条明确指出:“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绩的劳动者,应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但时至今日,仍在争议不休,更罔论真正落实。关键在于“相同工作”、“等量劳动”和“相同劳绩”均缺乏量化标准,造成单位和员工之间的认识歧义,“同工”都不确定,“同酬”自然无从谈起。其次是社保规定造成区别。事业单位编内、编外人员在缴纳社会保险时享受不同待遇,造成人力成本的差异,加大了“同酬”的难度。再次是“同酬”概念理解差异。狭义的“同酬”仅指货币报酬,但在事业单位,国家和单位提供的福利待遇也占有很大比重,另外还有职称晋升、职务聘任、培训机会等事关自身价值体现的待遇,这些应该属于广义的“同酬”概念,也受到编外人员的关注。

        3.4严格控制编外用工数量。其实,有的单位编内人员数量充足,完全可以通过转岗培训达到要求,但是由于管理者及编内人员的观念问题,不愿意安排编内人员或者编内人员不愿意在某些岗位工作;确需用工的单位应本着“必要、精干、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编外用工数量。

        3.5.通过劳务派遣方式规范编外人员管理。可以将编外人员的招聘及管理工作外包给劳务派遣公司,由劳务派遣公司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全权负责员工的招聘、培训、存档、工资福利发放、办理社会保险、处理劳动争议等业务,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这是非常值得尝试的一种用工手段。它的特点是劳务派遣企业”管人不用 ’,用人单位“用人不管 ‘。它的优点:一是降低了管理成本。由于事业单位不与派遣人员发生直接的人事管理关系,不必增加专门的管理人员或机构,所以管理费用大大降低。二是用人机动灵活。采用劳务派遣用人形式,用人进出灵活,不受编制限制,人员进出手续及具体的人事管理工作由派遣公司进行专业化地办理,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增减人员,用工方式十分机动灵活。三是减少劳动纠纷。由于事业单位和派遣公司是一种劳务关系,它没有与被派遣人员发生劳务或劳动关系,这样,事业单位就避免了与被派遣人员人事纠纷的发生,从而省却事业单位的管理精力,编外人员的相关利益也得到了应有的保障,达到了”双赢“。

        3.6在编外人员中渗透单位文化。文化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理念。文化的价值在于融合硬的组织结构与软的人力资源,整合组织资源,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服务于单位战略目标。加强文化建设,是单位事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应把树立共同的价值观纳入人力资源管理,把单位文化渗透到编外人员中去,让编外人员感觉到组织的温暖,增强成为单位成员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自觉维护单位的利益和形象。不断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更大程度地发挥每一个编外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进一步促进备项单位事业的全面发展。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