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那时候年龄小,对德智体这三个字的内涵理解没有那么深,只知道考试得高分就是好学生。有一次考珠算,明明是自己做错了题,被老师扣了分,但仗着平时自己学习还不错,硬跟老师掰斥,说老师把分扣多了。死磨硬泡让老师少扣了点分,最后保住了好学生的面子。明眼人一看,感觉我这个人“智”还可以,但“德”却不怎么样。后来长大了、又当了医生,开始对好多事情的理解也深刻了。如何做一名好医生?以我的理解,同样要按做好学生的标准来要求,德智体三方面都不能偏废。德就是医德,就是仁爱之心;智就是医疗基本功、临床思维和诊病治病的能力;体就是健康的体魄。


        可现在的医学教育和我们早年间老师重视的一个样,都把精力和眼光关注了智,而把德和体的培养和训练没有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认为只要有了智就能胜任医生的角色。前两天医疗圈里的微信都在转发一位34岁的烧伤科医生,因脑干出血经抢救无效离世,弥留之际答应将自己身体的器官捐献出来,用于挽救需要这些器官的病人。最后用他的一个肝脏、两个肺脏、两个肾脏和两个角膜,挽救了4位患者的生命,让2名患者重见光明。固然事迹非常感人,这位医生的做法也值得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当大家都在为这位医生的大爱无疆的精神点赞的时候,是否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要反思,这样年纪轻轻,正是为今后成为有作为的医生积蓄能量和打基础的时候,却过早的失去了生命。他的身体是因为什么原因出了问题?先天的?还是后天的?除此之外,近年来还有不少年富力强的医生在医学事业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却因为身体原因要不离世、要不致残,令人惋惜。但这些结果造成的具体根源在哪里?


        今天在外开会和几位医疗同行谈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无疑重视体育锻炼是保证健康体魄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医生是医疗技术的高手,但在管理自身健康上,却没有显现出大家的风范。医生也是人,不是因为你会治病,疾病就不找你了。病魔是一个六亲不认的怪物,只要你身体弱、抵抗力低、生活不规律,即使你是天王老子,病魔也会找上门来,最后把你打翻。所以,作为医生即要会给别人治病,也要学会让自己如何远离疾病。治病需要耗费医生一辈子的精力去学习,同样让医生自己不得病、得小病、得能治好的病也需要医生付出一生的时间。现在专业的医学团体成立越来越多,划分的专业学会也越来越细,但却没有任何有关研究医生健康现状和如何让医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进而惠顾于患者的学会和专业组织。毛主席谈到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也是一门学问,是学问就要研究。合格的医生不但要钻研医术,也要懂得人文,同时还要研习科学的体育锻炼。目前跟医学技术有关的文章、学术会议很多,甚至不用出门通过网络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但是对于医生同样重要的人文知识和身体锻炼知识就少的可怜,特别是由专业医生做这两方面工作的人就更少。现在已经到了在医疗专业学会也应该有一支专门为医生身体量身定做的研究型组织,来保证医生的身心健康。13亿中国人都有可能成为病人,而医生群体只有区区2-3百万,如果医生没有一副健康的体魄,如何能游刃有余地服务于那么多患者,如何能造福于整个人类的医疗事业。


        医生天天在给别人谈健康,在给别人谈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但唯独忽视了自己也是一个具有肉身的人,也是一个很容易就被细菌、病毒、肿瘤细胞打倒的普通人。面对疾病的侵袭,任何人都不是铁板一块。只有行动起来、组织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共识,让医生这个团体科学的投入到运动中来,这样一定会给医生带来好的身体素质、愉悦的心情、高质量的睡眠。有了好的身体,高效率的工作也就有了保证,我们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