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谈到: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现阶段我们许多医务人员在与患者交流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欠缺的,现在的医生学历是越来越高了,手术也是越做越复杂了,但人文关爱的精神却越来越少了。关爱和治疗是医之根本,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关爱患者是治疗的前提,也是治疗的最终目的和结果。没有关爱的治疗是令患者缺憾和不完整的医疗过程。


        30年前刚毕业做医生的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先进的医疗设备,也没有这么多好的手术材料和药品。那时,对好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真是捉襟见肘。看到带我们的医生老师,为了弥补技术上存在的欠缺,她们会花更多的时间把关爱送给患者,用她们的医者仁心来抚慰患者,正是这一切帮助了许多患者有了战胜疾病的勇气。从老师们的言谈身教,体会到了医生的爱心对医疗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影响。也是从那时起培养了我,要想成为一名被患者爱戴和尊敬的医生,就应该像孙思邈在《大医精诚论》中所说的那样:“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一次一位拾荒者突发昏迷被好心人送到了抢救室,经过仔细的检查是一侧肺有陈旧肺结核,另一侧肺因为气胸被压缩了90%,患者出现了二氧化碳潴留,被诊断为肺性脑病,经过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慢慢清醒了。患者家在郊区,没有亲属,有多年的肺结核,靠拾荒为生。患者单薄的衣服是很难抵御初冬北京的天气的,常年不洗澡,身上泛出一阵阵难闻的气息。把患者救活就行了吗?确实他没有钱,从上呼吸机到最后拔管撤机,我们没有收一分钱,按说我们已尽到责任了。可是除了患者之外他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使他的生活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但他也很想身体干净一点,穿的暖和一点。作为一名医生看到了这样的患者,我们除了要医治他的病,也应该给他更多的关爱,让他有尊严的与其他患者一样平等相处。我们给他买来洗漱用具,在卫生员的帮助下给他洗了澡。不知是不是爱的力量感染了上天,患者奇迹般的恢复很快。2周后患者可以出院了,我们给他买来了换洗的衣服和棉衣,患者很感动,把他身上仅有的几十块钱给了我们,但我们谢绝了。望着他带着感激的目光离开病房,我心里由衷的欣慰,这就是我作为医生追求的幸福感。


        还有一次查房碰到了一位26岁,女性晚期肿瘤患者。1年前刚从南方调到北京,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开始了人生追梦的时刻。3个月前因为身体不适去医院看病,医院诊断是胃癌肝转移。因为没有手术机会,只能保守治疗。这次因为不能进食,来到了我们急诊科输液。从面容上看,病人消瘦、黄疸、精神也不好,使我很难想象出1年前她还是一位风华正茂的年轻知识女性。可使我更没有想到的是,在面对我的查房提问,她是那样的从容,眼里没有恐惧,言语是那样的坚定。我没有机会见到战争时期的英雄在面对死亡时的表现,但这位女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对死亡的淡定,让我感觉非常钦佩。谁说我们每天都在为患者服务,但今天的这位患者让我认识到如何对待生与死。她没有抱怨,没有责备。我小心的为她查体,叮嘱护士在给她做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我不想因为我们的不小心,再让她遭受到任何痛苦,我希望在她人生最后几天,活得尽可能快乐一些,遗憾尽量少一些。关爱和善良是互通的,医生可以给病人,病人也同样给予医生。几天后,病人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据她的家人讲,病人走的很平静。医生治病也是一个积德行善的过程。


        要成为一名高素养的医生,首先得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我们关注的应该是病人的福祉,应该是生命的可贵,应该是患者作为人的尊严,而不能过分关注自身的得失,自身的舒适。对于病人,我们不苛求、不苛责,对每一位患者都善良、都宽容。只有这样,才能给予每一个患者良好的就医体验,才能让每一位患者从我们这里获得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