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去了一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这次是作为病人家属去找医生咨询一些专业的肿瘤问题。一到门诊大厅,看到的到处都是人,挂号的,候诊的,人挨人,人挤人,走路都快没有下脚的地方了。要不是在医院呆久了见惯不惯了,我真以为到了前门大栅栏了。我还没有和医生见上面就接了两个外地的长途电话,一位是湖南的熟人打过来的,让我帮找一位我们医院骨肿瘤的医生给她的家属看一下病,她因为病人多没有挂上号;另一位是山西一位医院的熟人打来的,说是他的一位朋友起早爬半夜的,费了很大力气挂上了运动损伤的专家号,病看完了心理还是有些不踏实,想托我再找一位专家看一下。我从肿瘤医院回来的路上,又一位都十几年没有联系的熟人打电话咨询他女儿脚掌疼怎么办?说我是这方面的专家。人都会得病,这是一条铁律。中国有13亿人,即使每个人不同时得病,这麽大人群数也会在同一时间有很多人生病。据卫计委统计中国的医生约有3百万,按理说不少。但如果把13亿人作为分母的话,相当于1000个人里有23个医生。当然专业能力强,医术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让病人信得过的医生就更不多了。一句话,病人多,医生少,导致来医院看病如同逛超市;挂一位专家号如同抢购一张春运的火车票。


        中国人干事喜欢认庙不认人,看病也是如此,不管病轻病重,不管家附近的和病人定点医院能不能看,一定要去牌子最响的那家医院,即使给病人看病的就是家附近医院到牌子最响医院来进修的医生也行,当然这事不能让病人知道。所以为了一个感冒,也要去协和看,一个一般的骨折也要从河北一路颠簸来积水潭去治。这样有些名气的医院,就变得人满为患。挂不上号,住不上院成为来这里看病病人的常态。中国有句老话:熟人好办事。既然正路子走不通,就找熟人帮忙。所以在老百姓心目中认可的好医院和在有特色医院里工作的医务人员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他们大多都还会肩负起一项没有被培训过,也没有被刻意学习过,而不知不觉落在肩上想推也推不掉的副业,就是帮助家里人、亲戚、朋友、同学、发小、以及通过各种中间环节能跟你联系上的人提供医疗帮助。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力量总是很渺小,人需要互相帮助,也就是说众人拾材火焰高。人都惧怕生病,因为生病会有痛苦,生病会危及生命。人不怕钱多,但就怕没命。所以看病托人,求人,找关系很容易说出口,不像找朋友借钱觉得很难为情。从医30多年来,具体治疗了多少素不相识的患者没有做过统计,具体为家人、朋友和熟人提供过多少医疗咨询和医疗帮助也没有计算过。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热心肠,有时又有些好面子。总觉得不管给陌生人和熟人看病都是分内的事,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因为你是医生吗,因为你们是朋友吗。后来找你看病的“熟人”越来越多,而且专业已经超出了你所熟悉的能力范围,许多时候你还需要依赖其他专业的医生与你一起完成给“熟人”的帮忙。时间一久,就有了负担和压力。有时要放下手头的工作,有时要中断节假日的休息,有时要为如何感谢别的医生朋友的帮助发愁。但换位一想,你当病人的时候,不是也愿意找一位熟悉的医生给你提供方便吗?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当了为数不多的几次病人或家属,每次都是提前做好了功课,从见医生,到检查治疗,基本没有顶着凛冽的寒风披星戴月去挂号,或者跟黄牛党讨价还价去买高价号;也没有太长时间等待病床,为住不上医院发愁。可现实是病人实在太多了,而被老百姓认可的医疗资源又是那么的有限。有时碰到熟人要求帮助,在规定的时间看到某位专家,尽快住院,马上手术。但不是不想伸出我的援助之手,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些力不从心。


        医疗资源紧张是事实,被病人信赖的专家不能满足医疗市场的需求,一号难求也是事实。但经常帮助一些熟人朋友看病,发现好多病既不严重,也不疑难,根本无须到所谓的大医院来占用本已有限的医疗资源。从急诊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每天在各大医院急诊科需要抢救的危重病人不到10%。也就是在大医院热热闹闹的急诊科,有许多病人都可以在社区、二级医院甚至家里进行治疗和休养。中国人的就医属于无序状,想在哪里看病不完全取决于医生的建议,而是病人和家属的喜好,所以分级诊疗的实行应该是中国迫在眉睫的事情。当然一招一式不能根本解决僧多粥少的局面,各级医疗机构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在这里建议的是,老百姓要改变以往的传统就医习惯和理念,信科学、不迷信、不盲从、不固执、不想当然、不怀疑一切。这样就可以少走弯路,提高诊病治病效率,减少就医过程中的遗憾。我既是医生,也是病人,我既给病人看病,别人也给我看病,我托别人帮忙,别人也托我帮忙。我想象中如何选择就医:


        一、病人或家属不要是医盲,懂得必要的医学常识。这些可以通过电视、网络、医院的科普讲座和书籍获得,但对电视和网络不要盲从。知道什么是常见病、多发病,而这些病在一般医院是可诊可治的,无需跨省跨市跑大医院;


        二、不要得了某种病一定要去治疗这些病最权威的医院,认庙不认人。像一患心脏病,病人就想到只有阜外、安贞才能治,实际上三甲医院的心血管科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不要过于迷信某个医生,任何医生都有失误的时候,也不要随便怀疑某个医生,治疗要有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复杂的病谁治都困难,都没有实足的把握。尽量放下那种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心理;


        四、不要为了一个病过早频繁的更换医院或医生,使得许多治疗朝令夕改,达不到效果。疾病发生发展是有规律性的,没有时间的检验,天王老子也不行;


        五、人和人不同,病和病也不同,虽然诊断可能一样,但治疗效果会不同,所以病人不要在互相攀比中否定了某个医院和医生;


        六、许多诊断明确的疾病,依据疾病指南,各个医院治疗方案出入不大,像癌症的手术或化疗。舍近求远,费时费力费金钱;


        七、治病固然重要,良好的就医环境也不能忽视。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中国人重视治疗,不关心调养,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营养跟不上,睡眠不好,什么病都不会取得好疗效。在医疗救治有保障或病情趋于平稳的情况下,尽量不去病人拥挤不堪、环境休息差的医疗机构;


        八、病是在病人身上,但中国的家属爱做病人的主。从看病到治病,病人往往被家属所绑架。家属只有一腔热血,却从不体会病人躯体和心理的感受。大江南北一路奔波,没病出了病,小病变大病,可恢复的病错过了最佳时机。


        你是医生你有资源,你没得病怎么说都行,真是验证了那句,站着说话不腰疼。但不管怎么说每天看到拥挤在门急诊大厅等待看病的那些痛苦的病人和焦躁不安的家属,以及带着长长的失望和遗憾,愤然离开的那些没有挂上号的病人和家属,还是想问一问是不是每个病人和家属都有承受这一切的必要?大医院每天动辄数千甚至上万的门诊量能说明什么问题?是医生喜欢还是病人高兴?当然不管是私心、真心,还是同情心,希望也是期待有一天患者们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医疗机构得到最好的治疗,使国家的医疗资源达到最合理的利用。


2016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