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眼里看来医生应该是健康的代名词。因为医生了解疾病发生的起因;懂得疾病发展的病生理特点;知道疾病表现的临床规律。但有时也不是这样,不但医生会得病,而且医生这几年猝死的发生率还不低,仅2014年两个月内在北京的三甲医院就有3位医生因猝死夺去了宝贵的生命,还有一位医生脑干出血后昏迷,预后也不乐观。许多时候出于职业的习惯,都是医生作为主角在与病人讨论防病治病的重要性,畅谈强身健体的实用价值。却忽视了医生只是对从事医疗行业这一人群的总体定义,它与医生本人的年龄无关、性别无关、身体健康无关、潜在疾病的危险性无关、更与医生就意味着健康无关。每个医生个体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人吃五谷杂粮都会游走在患病的边缘,更何况每位医生对于医疗知识的了解也存在死角,对于健康理念的理解也存在偏颇。人的生死是神预测,人的健康与疾病是那些懂得上医医未病之病和具备好的健康习性的医生来判断。


医生既要给人看病,医生也要为自己把病。医生是人不是神,切忌沾沾自喜。因为只有神与病无关,与死无缘。每位急诊医生要知道你每天从事的工作在体力上是高强度的、高负荷的。所以你需要有一副健康的体魄来支撑日复一日的手术、月复一月的抢救、年复一年的值班;在精神上是紧张的、亢奋的。所以你需要大脑中的内啡肽不断的释放,来松弛你紧张的神经,缓解你焦虑的情绪,平和你起伏不定的心态;在思维上是活跃的,不易停下来的。所以你需要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静静地产生冥想,顿悟自己的心灵。既然急诊医生的职业本质很难改变,也可能根本改变不了,那为什么急诊医生不能习得一种方法,也就是身体的锻炼,求得内心的阳光、思维的敏捷、身体的健壮、职业工作的延续呢。


几十年的医生生涯使我感受到,医生这个职业有两件事是不能缺少的,一是智慧,二是身体。对于医生需要智慧,行里行外的人都认可,毕竟它是与人的生死打交道的职业吗。当然智慧除了不断的学习来获取外,医生骨子里的悟性也会助其一臂之力。所以有些人当了一辈子医生,学习也不能说不努力,但总让人感觉他是游历在这个职业之外似的。我想可能还是与此人蛮力使得太多,开悟的东西太少有关。因为悟有先天的因素,后天修来不是很容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早已成为一句老少皆知的口号,当然也是生活中的一项众所周知的常识。特别是从事医生这样高强度的行业,更离不开一副强健的身体作为保证。身体的好与坏,不像智慧的高与低,先天因素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只要你舍得使出蛮荒之力,就一定会看到身体发生的质的改变。所以说,即使你不是农民,在注重身体锻炼这件事上,你也可以做到种瓜得瓜,种豆接豆。


我从小到大不是一个身体条件很好的人,虽然器官零件不缺,当然每个零件质量的好坏也无从知道,但总让人觉得弱不禁风。所以小时候除了名字,我还有麻秆和冰棍的称呼,一句话:就是瘦弱。还好小时候学习不紧张,疯跑疯玩是那时候孩子的主要活动内容。就此,也帮助我成功地逃离了各种小孩子所患的大病,没有住过院,也没有打过点滴。上了大学也接触了不少体育活动,如跑步、打乒乓球、打篮球等。5年的大学生活还算顺风顺水,虽然177厘米的身高,体重只有56公斤,但还是如愿毕了业当上了临床医生。工作后生活起居、劳动强度、饮食习惯、都较学生时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特别是我的体型终于告别了不太爱听的麻秆绰号,塑造成了一个有肉无型的成熟男子形象,体重也增加到了75公斤。每天挺着微微隆起的肚囊,带着医生特有沉稳的表情,在病人的注视下解答着每个病人的疑惑,颇有一副成就感。一晃20年就过去了,除了每天的临床工作,回家就是读书看电视和朋友们聊聊天。虽然饭依旧吃的没有变化,工作中也没有发现太疲劳的感觉,98年还到西藏那曲工作了半年,03年的非典也坚持了下来。但每年医院为职工查体的化验指标却开始频频报警,血脂高、尿酸高、脂肪肝、心电图不太正常。所以,每次拿到体检报告时也是哆哆嗦嗦,也不是一点风险意识都没有。但毕竟病症还没有表现出来,对疾病的痛苦也没有真真切切的感受,过了10天半个月紧张的心情也就烟消云散了。之后,再与别人聊起自己的化验结果时,又恢复了往日的心平气和。紧张和侥幸就在这样的心理博弈中,伴随我的身体或者生命一直跌跌撞撞的往前行。


06年我到了46岁,医院的一次运动会让我彻底醒了过来。短短100米的跑道,感觉就像听到了红军万里长征的故事,永远跑不到尽头。什么是病人说的呼吸困难、什么是病人谈的心慌心悸、什么是病人讲的疲乏无力,这一刻都有了真实的体验。从此,我开始认识到身体的健康是需要经营的,身体的锻炼是需要坚持的。好的身体它不仅对自己,对家庭,对朋友,对工作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别以为你是治病的医生,老天爷就会犒劳你一副好的身板。在大自然眼里人都是平等的,你接触大自然越多,它就喜欢你,容纳你,接受你,与你共渡难关。当然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会有左中右的思想,对于急诊医生需不需要体育锻炼也是人云亦云。有的医生说,乌龟常年不动,也会活上上百年;北大哲学系的老教授从来不锻炼,年龄也整到了90-100岁。可我要说的是,医生是乌龟吗?医生是北大哲学系的老教授吗?不要再自欺欺人了,没有可比性。当然即使同一物种,同一类人群也存在概率事件,但人活着要追求大概率事件,不是凭侥幸、凭运气、凭机会、凭死里逃生。


急诊医生和其他人一样做体育锻炼三件事最难突破,也可说是瓶颈。一是锻炼之初和之中带来的苦;二是保证锻炼有效性需要付出的时间;三是对苦的忍耐度,也就是坚持。人世间最深切的痛就是苦,人性的弱点都是源于对苦的畏惧,对苦的躲避。医生是聪明人,他们深知苦与甜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苦的奋斗,哪有甜的结果,急诊医生也懂得运动是获得好的身体最佳最捷径的办法。所以急诊医生在回答不能运动不能健身的原因也很聪明,总是一句话:没有时间。这句话给了自己和外人充足的、不可分辨的理由。急诊医生确实太忙了,有时忙的吃不上饭,喝不上水,顾不了家,有病也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再坚持一下。但急诊医生不是神,早晚有一天急诊医生会为自己身体的透支付出沉重的代价。假设有一天你得了重病,你过早的离世,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同事、你的单位会给你怎样的评价呢?高尚?伟大?还是智慧不够?如果急诊医生不是因为锻炼苦的拖累,而找到了没有时间的借口,依据急诊医生的智慧应该有理由相信他会给身体锻炼挤出时间的。许多时候在我看来,医生没有时间只是一种托词,而对锻炼带来苦的后怕是最主要的根源。成功的政治家有时间锻炼,成功的企业家有时间跑步,为什么在成功路上走的急诊医生就没有时间锻炼和跑步了呢?


急诊医生可选择的锻炼方式很多,长距离的慢跑、快走、爬山、游泳、瑜伽等。医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别、年龄、居住的地点、上下班的规律,选择任意一项或几项适合自己体质和能长期坚持下去的运动方式。像临床治疗一样没有最好的治疗方法,只有最适的治疗手段。运动锻炼也是这样,因人、因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是一个最优的做法。就身体锻炼来讲,最重要的不是运动方式,而是坚持,俗话讲:坚持就是胜利。我个人认为跑步这种运动方式对医生来讲比较适合,一是对场地要求不高;二是时间非常灵活,从早到晚皆可以选择,不管是夜班医生还是白班医生均不受影响;三是天气因素干扰小,除了雾霾、暴雨、大雪,一年四季都可以锻炼;四是跑步是一个人的游戏,自己做主,自己说了算,跑快跑慢,跑长跑短,不需要与外人商量;五是跑步具备了身体锻炼的全部好处。提高心肺储备功能,防止骨钙流失,增加四肢的协调性,减脂塑身改变形体,促进内啡肽的释放,焕发精神愉悦心情。虽然跑步锻炼是每位急诊医生都能胜任的游戏,但也要从慢跑、短距离跑开始循序渐进。跑步之初可以从每天200米或400米起,速度不要快。感觉有气短,但咬咬牙还能坚持跑,这样的速度就可以了。每周跑3-4次,两周后就可以跑上800米了。不求快速上量,但也要给自己定跑的目标,否则就会永远停留在跑800米的水平。只要医生心肺功能没有问题,就会看到每一次跑都能有所收获。一是没有初跑时那么费力,喘气也均匀一些了;二是跑的距离也较之前长了一些;三是跑的疲劳感恢复也快了许多。这些都说明你已开始进入了跑步状态。一旦状态出来了,下一步拼的就不是体力够不够的事了,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想不想继续坚持跑下去。


有些时候人可以接受被动吃苦,为了工作,为了生活,必须如此。但那些主动找苦吃的人就需要点智慧了,因为由苦转甜有时会很漫长或者遥遥无期。跑步恰恰是一个慢功,没有三个月以上的规律坚持,从跑者的外形很难看出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对追求速成的跑者会动摇他们跑步的决心。我坚持跑步11年,前8年都是每天跑4公里,虽然人的精气神很好,身体的状态也不错,但在外人的眼里我的外形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近2年每天开始跑10公里,很快就有人说我瘦了,劝我量力而行。刚听到这些话我心里也有些忐忑,虽然身体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但50多岁让别人说瘦了不少,这里蕴涵着的意义我心里最清楚。回家过了一下称,发现还是在71公斤左右,体重上下浮动不大。为什么外人说我瘦了,实际是体脂分布发生了变化。跑步带给人的改变就是潜移默化的,有时你都会忘记跑步会给人带来变化这一事实。当然,终有一天你会不经意地发现,整个人从里到外一下子都改变了。血的指标变得正常或接近正常,B超探头下显示脂肪肝的强回声影消失的无影无踪,心电图上的T波也不忽高忽低了,较以往消停了下来。长距离跑不像短跑,需要爆发力,需要适应无氧状态给身体带来的不适,所以没有天赋和良好的身体素质的人不适合短跑。而长距离跑为有氧运动,它给身体带来的获益与每天跑的距离和坚持跑步的时间长短有关,与年龄和先天的身体素质关系不大。所以不管是男医生还是女医生,不管是年长医生还是年轻医生均可以参与。有人怀疑女医生的跑步能力,连女医生自己也对长距离跑不自信,实际女医生先天娇小,身体负荷轻,往往更适合长距离跑。多长的距离是长距离?我的经验是5公里以上。跑过了5公里的人,身体就有了跑步的状态,同时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获得了跑长距离的信心。我就是在尝试了几次5公里跑后,直接开始跑10公里,当然也就有了以后的跑15公里和半程马拉松的勇气。


本来跑步是人的一种本能,身体肌肉的发育、心肺储备功能的改变、骨骼的强壮都与跑步密切相关。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强迫把这一保证身体健康的本能推到了退化的边缘。吃饭靠外卖、出门靠汽车、工作靠沙发,把人的两条腿变成了高级装饰物。更有甚者,由于吃不节制喝又放肆,使体重大幅度超标,体重指数也越来越高,心脏病、骨质疏松伴随而来,为本来老天爷给设计的健康身体带来了无尽的烦恼,也为日后糟糕的身体状况和过早的生命终结留下了伏笔。跑步锻炼就是恢复人的正常本能,就是去掉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懒惰习性,更是还给人们应得的健康体魄。急诊医生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人类健康的保护者,更是人类健康的践行者。无疑,那些懂得锻炼,坚持运动的急诊医生会把他们对于医学的理解,疾病的认识融入到治疗未病当中去。急诊医生不要只成为会看病的医生,急诊医生更应是病人眼里的健康代言人。跑步将给急诊医生注入活力,跑步将给急诊医生带来健康,跑步将让急诊医生理解自然的强大疾病的渺小。


急诊医生们跑起来吧!你的双腿将给你带来前行的力量,你的心脏将给你泵出无尽的能量,你的大脑将给你点燃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