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基层医生有些时间了,之前一直在三级医院工作,那时就想把手头的病人处理好就万事大吉了,具体外省市的医院,县里的医院跟我也没什么太大关系,当然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医生就跟我更没有瓜葛了。后来接触了不少从下面医院转过来的病人,也有一些通过朋友关系介绍来到医院看病的病人,发现一部分病人病情根本没有那么复杂,治疗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总之一句话,不需要求助北京的三级医院;但还有一部分病人确实应该来大医院治疗,可因为在当地诊治的耽搁,错过了最佳治疗机会。所以这时候我就开始想,中国人口这么多,地域这么辽阔,能来大城市大医院来看病的人终归是少数。再说了大医院的人力物力资源也有限,病人多了它的承受能力也是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人,病对谁都是痛苦的,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同是中国人也不能因为我生的地方偏远,就命中注定我会有不均等的医疗待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然短时间把所有的城市都改成北上广也不现实,那就是通过提高薄弱城市医务人员的诊病、治病的专业能力,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既避免了来大城市看病的舟车劳顿,又保证了看病质量的水平不低于大城市。

看病有科学,也有悟性,但更需要经验。所以医生的培养有点像师傅带徒弟,虽然需要天分和个人的努力,但不能缺少师傅领进门再送一程这一项。有时常常想我每天出门诊看病人,所服务的对象就是那几十个病人。如果我能花时间把自己几十年的行医感受和经验讲给或传授给那些基层的医生们,即使人不多,但要是传播出去也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老话说: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好的医疗资源都在大医院,医学生毕业了也是愿意一头扎在大医院。可是疾病的构成却是小病慢病居多,真正要死要活需要大动干戈的疾病是少数。小病好治,但治不好也可以变成大病;慢病好好与它和平相处,也会一辈子平安无事,但忽视它慢病就会成急病,急病就会衍变成要死的病。这样看来聪明的做法是,医生要把小病消灭在萌芽阶段,要把慢病科学规范地管起来。而这项工作恰恰是大医院的医生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干着急使不上劲的空白。要是老在大医院等着重病人,急病人,去做那些费时费力还没把握的抢救,还不如走下去做些看似不高大上,但对广大病人有好处,对基层医生有帮助的扶植培训工作呢。基层医生不是可有可无,基层医生的素养不是可强可弱,基层医生的能力不是可高可低,基层医生是维护全民健康的主力军,高素质高能力的基层医生是实现健康中国最强有力的保证。

既然医学有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很想有一天能成为基层医生的师傅。在成为师傅前,我想先和基层医生说几句悄悄话:

1、基层医生要有自信,你们是中国医疗大军里一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没有基层医疗的参与,其他医疗只能是空中楼阁。

2、做基层医生也要像做其他医生一样,要有心,要动脑。心是仁心、爱心、同情心、怜悯心,这是医生的魂。动脑是看病做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就是养成一个好的临床思维习惯,看病的自始至终都不要忘了临床思维这个根。

3、不要被仪器设备所迷惑,症状和查体是基础。看病从症状下手,能从症状问出病因,是医生的本事。什么症状对应什么疾病,不是一日之功,多学习多实践,钢筋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查体简单易行,每个医生都学过,特别是在基层典型的体征就是疾病的诊断。基层医生可以不熟悉大设备,但不能不把查体做的炉火纯青。

4、写病历是医生的看家本事,不是装样子走过场。病历书写的好坏与字体大小工整程度关系不大,它与临床思维直接相关。病历就是医生的临床思维,是医生的童子功。基层医生可以不会电脑,但切不可不重视病历的书写。

5、病是说出来的,也是聊出来的。难受的症状谁都会说,不难受的症状不太好说。基层医生有时间与病人唠家常,许多当地的生活习惯或脾气秉性是与疾病密切相关。基层医生在这方面的本领比大医院的医生有优势,以己之长克己之短,不要三言两语就把病人打发走。

6、病是慢慢表现出来的,经常见就可以发现疾病的苗头。基层医生跟病人是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没事多走动走动,既拉近了彼此的关系,又可以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

7、基层医生不可能认识所有的病,对其他医生也是如此,但基层医生要第一时间知道威胁生命的症状是哪些?治病是一回事,识别重症又是一回事。有时医院小,不具备重病的抢救能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能识别重症,尽快转诊这些病人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基层医生需要有这样的本事。

8、对医生较为难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通俗化。基层医生要面对许多健康普及教育的事情,千万不要小看它,做好不容易。基本功要强,知识面要广,临床经验要丰富是做健康普及教育的三要素,如果这件事说不好就先不说或学习后再说。

9、基层医生的学习很重要,但时间有限,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基层医生的学习一定是量身定做,那些高大上的、类似嘉年华热热闹闹的、讲课不足20分钟的、不接地气的学习可以放弃。

10、人人都有成就感,人人都希望自身价值得到认可,基层医生也不例外。医生的成就感是病人给的,医生的价值体现也来源于病人,一句话,病人成就了医生。所以基层医生只有在病人堆里摸爬滚打它才有价值,没有病人医生的价值等于零。基层医生不要坐等其成等病人,要主动出击找病人。

11、当好基层医生不容易,它是身兼数职的医生。基层医生要会看病,要知道危重症的识别,要懂得慢病管理,要学会做健康普及教育,要具备临终关怀的能力,要掌握疾病康复的本领。所以基层医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基层医生的学习永无止境。

12、基层医生的工作苦不苦?苦;基层医生工作累不累?累;基层医生工作难不难?难。但也正是在苦、累、难中,让我们看到了基层医生的希望和它的价值。当然苦累难也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对个体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这种机会就是通过承受苦累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这是一笔特殊财富,是不可多得的尊严和认可。

13、医学需要人文,医生要有情怀,而基层医生的情怀更不能少。众所周知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在大医院病人的就医感受并不好,所以许多康复病人、临终关怀病人在回到基层医院继续治疗的时候,他们应该得到更好的人文关爱,从中获得对疾病治愈的信心和战胜疾病的勇气。科学这把钥匙既可开启天堂的大门,也可以开启地狱大门,究竟打开哪扇门,则有赖于人文指导。医学技术再发达,病人仍需要医生那种给人以希望的温柔的触摸,那种无所不包的从容的长谈。因此,基层医生自己必须是一个人性丰满的人,他才可能把病人看做一个人而不只是疾病的一个载体。

14、基层医生要干一行,像一行。医生是职业者,作为职业者就要有职业者的规矩,穿戴、举止、一言一行、工作细节都不要让人感觉不职业。先入为主比什么都可怕。不要因为我是基层医生就放松对职业标准的要求。

15、基层医生要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培养对数据的敏感性。基层医疗由于先天的劣势,似乎学习平台比大城市大医院差了一些,这就需要基层医生更自觉的通过书本、网络、视频、学术会、进修、培训班加强自身的学习。学习是思考的动力,思考成就医学的前行。由于科技的发展,使医学数据的获取越来越便捷,大数据的分析对经验医学向精准医学的转化越来越迅速。从庞大的基层病人积累的医学数据,对基层医生的慢病管理,健康普及教育都会有百利而无一害。早起的鸟有虫吃,会学习的基层医生有事干。

今天的悄悄话再说就有些多了,记不住的话说一句,都等于没说,到此为止吧。虽然没有在基层当过医生,但98年曾到西藏那曲县人民医院踏踏实实工作了4个月,这些年也到全国各地给基层医生做过一些讲课,对基层医生的需求不是一点不知道。特别是这一两年萌发的为基层医生做点事的思想,一直在促使我关注基层医疗的发展新动向。可以说花了一番时间,也写了一些东西,准备了一些课程、与北医旗下的医大时代录制了一些视频。当然这还不够,工作还没有落地,基层医生也没有得到太多的实惠。可喜的是我知道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仁和社会人士愿意与我一起为基层医生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做些事情。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有这点想法,并为之努力去做、去实现,就会活得充实、活得有些价值、就会寻得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