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外来打工兄弟怎么也不会想明白,平素还不错的身体,就是一场湿热天气差点把命丢在了北京。

 

Photo by Fred Mouniguet on Unsplash

 

老张今年58岁,和我同岁。在抢救室见到他的时候,人已经完全清醒了,不胖不瘦的身体显着就有用不完的力气,即使我经常跑步做器械锻炼,四肢的肌肉还是比不上老张的腱子肉。老张的老家在承德,这几个月一直在北京的一家工地做清扫工作。虽然不是太累的体力活,但也是整天都暴露在太阳底下。晚上收工回到宿舍,也是和5个人拥挤在一间数平米的小平房里,没有空调,一个小电扇也不可能解决通风的问题,估计老张房子的室内温度比白天他上班工地凉快不到哪里去。这几天随着北京气温的升高,湿度越来越大,老张和工友只有在晚上12点以后才能入睡。想必老张没有想到这时候要是在老家承德躺在床上,那简直就是皇上过的日子了。终于有一天老张发烧了,虽然身上感觉滚烫,却不知道这是病了,第二天依然又来到了工地。当一下子晕倒在工地上,不省人事的时候,被工友送到了医院,一看体温已到了41.3度。老张是今年我们急诊接的第一个热射病的病人,热射病死亡率高,治疗不及时还会留下后遗症,所以医生护士谁也不敢怠慢老张。降温、吸氧、输液、做检查、赶紧通知家属,医护各尽其职有条不紊在老张身边忙碌着。老张的运气不错,上了冰毯机体温很快就在几个小时内降了下来,肝、肾、凝血和呼吸功能也没有达到惨不忍睹的地步。我想还是老张的底子不错,经过治疗抢救10几个小时后老张意识转为了清醒。看着老张睁开了眼睛,医生们心里的一块石头也总算落了地,老张的命得救了。来诊第6天老张在从天津赶来的女儿陪护下,告别了北京回承德老家了。女儿心有余悸地感叹,老爸捡来了一条命,虽然挣的那点钱都成了医药费,但人可以好好地回家了,人活着就好。

 

Photo by Justin Aikin on Unsplash


老王是我们接诊的第二个热射病病人,今年59岁,比我大了1岁,胖胖的体型,但肉还算结实,一眼就能看出是做体力活的。老王是从山东老家奔着同乡来北京打工的,虽然和老张比老王是住着楼房,但房间不大,也没有空调,几个人也不过是靠着一个小电风扇来乘凉。老王不如老张幸运,关键是身体看着不如老张强健。老王也是头一天身体有些不舒服,第二天又去上班,等跌跌撞撞走到了工友前,偌大的身躯已经不再听脑子的支配了。幸好工友们把他搀扶住,没有跌倒。但此时老王什么也不知道了,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到了我们医院急诊除了体温到了41.7度外,血压、呼吸都不好。医护们有了第一个老张救治的经验,信心满满,对于老王也是如法炮制,只是老王的呼吸道比老张多了一根气管插管。我第一次见老王的时候,虽然体温也下来了,但人还是没有清醒,心率忽快忽慢,血氧也不是很高,呼吸机的参数给的挺大。想想热射病的50%救治成功率,既然老张活了,老王是不是就够呛了?说句心里话:还真没有底。把从老家赶来的老王儿子叫过来,仔细地询问老王平素的身体情况,除了睡觉打鼾,其他还没有太多的问题。看看此刻的老王呼吸还挺平静,血液动力学指标还算稳定,肚子软软的,尿自己还有,颜色还挺清亮,说不定还有些希望。过了两天再看到老王的时候,呼吸机撤了,人也清醒了,只是说话还弱弱的。趴到跟前问他渴不渴,他说:想喝水。嘱咐医生停了他的胃肠减压,开始让他饮水。到了这一步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只能说老王比起老张罪受的多了些,医生和家属感受心惊胆战的时间长了点,但老张和老王都是不幸中的幸运儿,死神擦肩而过,他们还都活了下来。

 

Photo by Danielle Dolson on Unsplash


有时人在贫穷的时候,会拿身体来赌温饱。许多外来打工者干的是超体力劳动,住的是冷暖不保的房子,吃的是只能果腹的食物。虽然他们具有超强的忍耐性,但身体在这样的消耗下,也会逐渐透支。再壮的身体也是肉长的,再强的劳动力也禁不住大自然恶劣天气的侵扰。贫穷是相对的,对物质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工作是为了活着,当然是为了健康地活着。所以,活着就应该以身体健康作为第一需求,而不是把对物质的追求作为内在动力。贫穷本无标准,一切都是来源于人为。医学知识不是只给少数人享用,健康应该人人有份。对于健康这两字,不存在歧视,一律平等。健康的活着比什么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