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胡大一:高血压患者要知道的两件事

来源:胡大一大夫  主播:小宋


一项基于170万人的中国最大规模高血压研究表明,35至75岁成年人中1/3以上患有高血压,而其中血压得到控制的仅为1/20。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方面还存在很多认识误区,以致不敢用药,不会用药。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胡大一教授提醒高血压患者一定要知道这两件事。


第一件事:常用的降压药不致癌


微信上不断广泛传播一些很吸引人们眼球的“耸人听闻”的信息,而且都推出一位美国的“洋权威”作为“发言人”。

 

近一段时间一直在传播的一条信息说,广大高血压患者经常使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即“普利”一类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即“沙坦”一类的药物(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奥美沙坦……),甚至钙通道阻滞剂,即“地平”类药物(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等都有“致癌”风险。

 

这完全是一条伪科学信息。其广泛传播,在众多高血压患者中引起很大困惑和混乱。

 

上述药物并无证据“致癌”,是最常用的一些降血压药物类别。如果高血压患者因听这些误导的虚假信息,不敢用或停用这些药物,有效控制血压的药物选择会走入死胡同,很少降压药物可用。

 

传播这种伪科学信息真是伤天害理!


第二件事:晨峰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应睡前服


最近一位老同学问我,他夫人的高血压用降压药物加量和加品种仍然波动,控制不住,如何是好?

 

我看了一下患者血压的波动情况,主要是凌晨5—6点钟血压出现“晨峰”。

 

我建议,药不必加,把降压药改为睡前服,观察血压变化。

 

我随访治疗结果,得到回复,改变服药时间,临睡前服,近6天血压已正常。

 

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不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监测有晨峰现象。多年来许多患者在医生以往的建议指导下,养成了晨起或早饭后服用降压药的习惯,但往往不能有效控制血压波动。即使不断加药加剂量,加服药次数,血压仍不平稳。而更改服药时间后,立竿见影,血压稳住了!


患者在就医时一定要咨询医生服药的具体方法,包括每天的服药次数、每次服用的剂量和服药的最佳时间,然后坚持执行。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降压效果和是否产生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合理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