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近一年的新冠疫情,在国内已得到了有效遏制,虽然零零散散还在一些地区有报道,但已是可防可控。国外的疫情形势不容乐观,病例数还在天天上涨。由此看来,疫情常态化下,防疫可能是一段时期工作的重点。在防疫的同时,也要把该做的日常工作做好。基层医疗的帮扶工作已做了几年,10月接到了北京一家基金会的邀请,让我到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人民医院做个讲课、查房。关注了一下全国和当地的疫情形势和我的工作安排,决定利用10月底这个周末去孟连县人民医院。



云南这个地方,之前开会、旅游来过了几次,但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地点。孟连县第一次听说,是普洱市下属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主要有傣族和拉祜族,有一百多公里的边界线与缅甸接壤。要是从昆明坐车需要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现在有了飞机就方便了许多。可要不是此次医疗下基层,估计我这辈子也没有机会来。


11月北方已进入了冬季,可到了孟连县还是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县城不大,蓝天白云,四周青山绿田,让久违的原生态又进入了眼帘。虽然它是云南西南部一个边远的少数民族县城,但脱贫攻坚工程已让这里焕然一新。宽敞的马路,一排排富有民族特点的建筑,穿梭来往的车辆,很难想象我已经到了祖国的西南边陲。



县人民医院就坐落在县城一角,四周是四通八达的马路,医院的主体建筑有浓郁的当地民族风格。门诊大楼,病房大楼,正在建的具备负压条件的发热门诊,和准备再建的新的内科楼,都让我脑子里跟二乙医院划不上等号。再到了ICU监护室,看到整洁的病房,清一色的吊塔,整齐划一的迈瑞监护仪,统一的Drag品牌有创呼吸机和飞利浦V60无创呼吸机,更让我大吃一惊,以为进到了一家三甲医院的监护病房。



这两年去了四川、贵州和云南的不少县级医院,感叹它们的医疗硬件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想到98年去西藏那曲县人民医院工作的场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虽不说技术设备的好坏一定能成就医学的成功,但没有技术设备的支撑,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许多事是干不成的。我看到县医院的7张ICU病床都收满了病人,3个气管插管,一个胸腔闭式引流,一个肾造瘘,多个深静脉穿刺,除了没有开展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床旁血滤也正在积极筹划中。虽然组建不久的医护团队还略显年轻,但谁不是都从一张白纸上画过来的吗。想当初我刚成为医生的时候,在急诊室见到了一位急性左心衰的病人,立刻就慌了神,乱了手脚,不知如何处置。医生的本领不是书本读出来的,一定是在病人堆里摸爬滚打练就出来的。



那天我在孟连县医院讲的课是“危重症的识别”,我知道孟连县10几万人口,只有县医院这么一家规模的医院。这里离普洱市100多公里,要是县里有个急危重症病人送到100公里开外的普洱市去救治,花钱受罪不说,估计性命也很难得到保证。医学先要保命,再谈治病。保命需要争取时间,错过了时间,也就错过了生命。所以在我眼里像孟连这样的县医院,一定要有一支过硬的急诊和重症的医护队伍。以前基层医院技术设备短缺,确实制约了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只能转院。结果基层医生越来越没有机会进行医疗实践,病人转院也往往会耽搁第一时间的治疗,最后落得个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医患双方谁都没有获益。



这次我欣喜地看到在孟连县医院的重症病房里,收治了脑干出血的病人,硬膜下血肿的病人,脓毒症的病人,心梗溶栓的病人。这不仅给了基层医生成长历练的机会,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便捷就医的实惠。医疗的不均质化,一直是制约着我们国家医疗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所谓医疗不均质化,随着医疗技术设备的普及,主要体现在就是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术实力的差别上。医务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操作不是一件难事,多学多练,熟能生巧。但培养职业的素养,找寻看病的正确思维方法,需要有人引导、需要好奇心、需要直觉、需要慢慢开悟。所以能把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心得和教训与基层医生分享,给他们指出一条成为一名合格医务人员下一步要走的路也成了我的一个使命。



本来这次下基层的医院只有孟连县医院一家,后来得知西盟县医院的许院长也带部分医务人员来听课,课后也希望我到西盟县医院做一个讲课、查房。西盟县全名是西盟佤族自治县,阿瓦人民唱新歌就诞生于西盟县。说到阿瓦人民唱新歌,至今我还能记住部分歌词和主要曲调。正是这首歌一下子拉近了我和西盟县的距离,我没有任何犹豫第二天就去了西盟县。



从孟连县到西盟县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路群山叠嶂,绿树如荫。进入西盟县城,首先感受到的是空气湿润清新,据说负氧离子达到了2万以上;宽敞洁净的马路,看不到一个信号灯,这里也是全国唯一没有红绿灯的县城;一座座佤族风情的建筑,看上去街街都如同景点。在我看来,这里简直就是一片神秘的净土,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去处。如果医疗资源得到保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将不会有任何后顾之忧,尽情地享受自然、亲近自然、拥抱自然。



西盟县医院的规模对于只有不到10万人的县并不算小。受到这次疫情的影响,医院也实行了严格的院感管理,各种标识一目了然。刚刚组建不久的ICU病房,也在2个月之前开始收治病人。新的院区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我一到县医院,就被安排去了外科病房,看了他们刚刚收的车祸伤导致的肋骨骨折,进而出现肺挫裂伤的2个病人。从诊断到治疗县医院的医务人员处理的中规中矩,没有任何偏差。从外科病房出来,又去了新建科室ICU。6张床已经收满了病人,病人的管理也是井井有条。虽然只有3位年轻的医生来负责ICU的医疗工作,但大家的精神状态都异常饱满,即使是周日仍然按时到岗查房。医院的信息化程度与北京的许多医院看不出差别,医生在办公室就可以在电脑阅片,读取化验报告。整体感觉医院的硬件丝毫不输给大城市同规模的医院,虽然医务人员偏年轻,但有较强的求知欲,不惜力,只要给予正确的指导,一定可以再上一层楼。



经过这几年与县医院的交流,许多基层医院硬件的实力不容小觑了,技术实践也比以往有了更多的机会,下一步着重要提升的就是医务人员的自信、细节、思维、悟性等软实力。我在西盟县医院讲的题目是:如何打造医生的能力。许院长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偌大的礼堂,在周日下午基本坐满了。我针对在基层医院查房和与医务人员交流反映的一些问题,结合我的工作实践跟西盟县医院的医务人员分享了一名医生的成长过程。1个半小时的话题,并没有搅得大家心烦意乱,相反许多观点赢得了大家的认可。讲课结束,与不少医务人员互加了微信。最后书记在点评的时候说:你说的许多话,是我们应该说的,但你说出来,大家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从医40年,到了我这个年龄不可能再像年轻的时候在一线坚守了。我更愿意拿出时间,回顾既往工作的经历,提炼一些成熟的,可被年轻医务人员借鉴的,书本中不经常出现的,可以在实践中落地的案例、思考、教训,讲出来,求得和有需求的医务人员分享。医学很难把它公式化,看病治病更难做到一个模式。病人一个人一个样,如果拿上学学习的课本去当医生,只能是一种空中楼阁的幻想。基层医务人员缺的不是书本知识,他们应该得到的是言传身教的真实感受。这里有当医生的自信;有当医生的善良;有当医生对人整体的思考;有当医生发现问题,进而坚持找到解决方法的恒心。


俗话说: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如果我的点点滴滴心得,能助力基层医生在医疗事业上的精进,能对改善医疗的不均质化出点力,那我今后将会乐此不疲地把医疗基层行这项工作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