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的。所以医生和疾病天生就形成了一种对立关系,有你没我,有我没你。在医生眼里,治病是成就职业生涯唯一的捷径,也是每一位医生都想有的看家本领。疾病是什么?也许在多数人看来,这还不简单?就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病理改变。这只说对了一部分,疾病从本质上讲,是人的身心和自我(包括意识、身体、心理)与世界的关系正在经历一种他不想经历的状况。这时起界定作用的不是病人的身体状况、行为或有害的环境,而是病人的主观感受和价值判断。所以判断疾病的是与不是,病人是有绝对的发言权。可如今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医学里,疾病诊断更多是依据仪器检查和化验数据结果,“疾病”可以脱离“病人”的主观感觉独立存在。这样就给医生在治病中,带来了很大的困惑,是不是有病都需要治?


Aaron Ang © Unsplash


按理有病都要治,但由于病有主观的病和客观的病,主观的病,有真病,也有假病;客观的病同样在真病和假病的判断上也有很大的出入,这些都给医生在治病这个问题上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再者治病分为三类:一类,不治也好的病,如普通感冒、急性胃炎等;另一类,治就好,不治就不容易好的病,如细菌引发的急性阑尾炎、化脓性扁桃体炎,这些感染性疾病;最后一类,怎么治也好不了的病,如晚期的癌症、老年性疾病等。所以即使是需要治疗的病,医生也不是什么病都能治好的。


医生治病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药物和手术,但不管是药物,还是手术,都是有指征的。而且医生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任何手术也会出现各种风险。所以世界上不存在只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治疗手段。这样看来,虽然治病是医生的看家本领,可这个本领要掌握好,不仅需要手巧,打好基础知识,更要有缜密的临床思维和面面俱到的叙事及沟通能力。


下面就和基层医生谈谈在沟通和叙事的背景下,如何在治疗疾病的各个环节想得全面、做得仔细,少出不应该有的纰漏。


Giammarco Boscaro © Unsplash


1

中西医治病观念并举


著名中医恽铁樵说:西医理论是建立在解剖的基础之上,着重研究的是病灶、细菌;而中医理论是建立在对人体功能状态的考察下,着重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西医强调的是治病的科学性,中医讲的是治病的经验性,孰优孰劣,均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所以优势互补,从人的整体观角度,用科学的方法治疗疾病,应该是最终的选择。

2


要把救命放在治疗的第一位


疾病是在鲜活的生命上表现出来的,没有生命,就没有疾病,只有保全了生命,才可以谈到治病。所以临床的一切治疗,都要先围绕着病人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救命不是只在急诊科和ICU,临床的所有科室都会有重病人,只会管理没有风险的病人,不会救治有生命危险的病人,这一定是不合格的医生。

3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治疗


死亡是人的最终归宿,无疑得病是导致死亡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所以,临床不能治疗,治疗效果不好的病很多。虽然医生不是火眼金睛,但医生的专业背景,临床经验使他们比病人和家属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有足够的能力识别可治和不可治的病。医生说出有些病,现有的手段不能治疗,不是医生的无能,而是大智慧的一种体现,医生要敢于对疾病的治疗说——不。当然如何去与病人谈这个话题,需要医生的悲悯、同理心和熟练的沟通技巧。

4


治病先治心


从小病到大病,任何病都会影响到病人的心理。心理问题不解决,小病会变大病,大病会变为不治之症,因为情绪与躯体病密切相关。初发的心理问题及时干预就不会酿成大祸。所以医生与病人在沟通过程中,不要老盯着躯体病不放,关注病人的心理问题是聪明医生的做法。

5


治病要细不要粗


粗线条有时并不是贬义词,但在治病这件事上,粗枝大叶就可以导致治病的满盘皆输。治病的细表现在医生的心细,操作的谨慎,交谈的和声细语。病是一个人一个样,这就使得治病也要个体化,囫囵吞枣,大大咧咧,就会使整个治疗水土不服,张冠李戴。

6


治病不说绝对的话


在医生眼里没有什么病,有百分之百的胜算,因为医学不是纯科学,没有公式可寻。同样一个病,在张三身上可以治好,在李四身上并不见得尽如人意。所以在治病之前,医生不要在病人面前拍胸脯,许承诺。治病许多时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医生讲的话要客观。

7


治病也需要一种韧劲


有些疾病在治疗中会一波三折,病情也会时好时坏,治疗方案也会屡屡碰壁,这时不是考量医生的技术,而是锻炼医生的意志品德。坚持不放弃应该是一位成熟医生应有的素养,而没有耐心,过早的灰心丧气都是医生不成熟的表现。


8

自信和主心骨一脉相承


治病不能照抄指南,指南是框架,经验是根本。但即使这样,治病还不是万无一失。张孝骞形容临床医学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所以在治病这件事上,没有常胜将军。医生不要把宝都压在别人身上,一定对自己要有信心,有自信的医生对病人来讲就有了主心骨。自信一定会成就医生在治病上的精进。

9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医生治病是概率事件,有成功,有失败。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医生应该要对每一个治疗病例都进行总结、分析。成功有偶然性,失败也有其必然性。所以不要为成功沾沾自喜,也不要为失败垂头丧气,善于积累,肯动脑筋,失败就会转变为成功之母。

10


多学科协作共赢


临床医学的特质,造就了医生不会成为精通各个专业的全才。术有专攻,业有所长,医学的复杂性更是如此。疾病从来不守规矩,有时在局部,有时跑全身。所以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专科模式,让医生的思维方式,治病理念都会留有本专业的特殊性。医生不要有管状视野,医生要清楚专业的局限性,医生要知道医学的最终目的是治愈疾病。所以,医生治病需要多科室的协作,用别人的长处补足自己的短处,这样才能在与疾病的博弈中取得较大的胜算。

11


治病不要由着一个人的喜好


病人想去除得病的痛苦,但不会治病;医生懂得治病,但没有得病的体验。如果只听病人的感受治病,会超出医生的治病能力;如果一味凭着医生的想法治病,很难让病人带来好的就医感受。所以许多时候治病需要病人和医生沟通、协商。当然这里的沟通不是谈判,也不是各说各的理。而是医生要对病人给予足够的尊重,倾听病人的需求;同时理解病人的痛苦,站在病人的角度提出最适的治疗办法。病人也会被医生的真诚所打动,积极配合医生行使的相关治疗方案。

12


治病不是一锤子买卖


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边治疗,边观察。药到病除,手到病除,都是临床理想的病例。更多的时候,医生要观察治疗的效果,观察有无副作用,观察病人的心态。医生对治疗疾病的观察,不仅是技术上的要求,更是仁心仁爱的使然。医生治病是一回事,治病人是另一回事。所以病人需要的医生,一定是治病人的医生。


Hannah Nelson © Pexels


就医生在治疗疾病这个话题上谈了12点心得,总觉得治病是个技术活,只要基本功打扎实了,学科动态跟上了,在临床上不会有太大的闪失。所以只要涉及到技术的问题,医生日积月累总会成气候。但如果在疾病的基础上把人加进去,医生治疗病人就不是简单的技术能解决的了。必须要站在更高的层面,有着更开阔的视野,脑子里总要有“人”这个字眼,没有叙事和沟通的医生很难在治病这件事上做到得心应手。


医学的落脚点虽由疾病引发,但最终还要回归于人,所以,临床的一切治疗都是服务于人。韩启德院士讲:医生面对的不仅是疾病,更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医学是人类情感和人性的表达,目的在于维系人类自身的价值和保护自身的生产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忘记医学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