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元旦一过新一波疫情又来了,这次是河北的石家庄和邢台,虽没有去年武汉疫情来的凶猛,但也是在全国拉响了警报。去年人们总盼着2020年过去,希望新的一年不要老被疫情打扰。看来这美好的愿望实现起来,不能凭人的一厢情愿,还要看新冠病毒的心情,也要看老天爷是否配合。为什么一个以科学救治为己任的唯物主义医生,面对这样一场疫情会这么悲观。实际这不是悲观,而是对自然界出现的任何一件客观事物,都要冷静观察,理智分析,科学应对,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瘟疫伴随人类有几千年的历史,病毒与人一样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们不是天外之客。如果病毒是自然界的一份子,它的生存法则,也遵循适者生存的理念。病毒不是疾病,疾病可以有治和不治两种形式,谈起来相对简单,可以治好,也可以治不好,比较一目了然。可说到病毒就和人一样,要考虑它的脾气秉性,生活环境,繁衍方式,代谢规律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病毒不主动退出历史舞台,如2003年的“非典”,人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让病毒缴械投降。所以从古至今,人类对待瘟疫都是敬而远之,虽然现代医疗面对许多疾病可以趾高气扬,但瘟疫一来,顿时就没有了底气。远的传染病不说,单是近代的埃博拉、艾滋病、SARS,就把人类闹的没脾气。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保罗-福斯特作于1656年的作品《Doctor Beak from Rome》。中世纪时,黑死病横行欧洲,当时的医生为了杜绝感染而穿戴的鸟嘴防护服,这是人类开始寻求科学防治的尝试。


所以对待传染病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防,只有防好了,才有可能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没有了传播机会,病毒的武功不用自废。但做好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在明处,病毒在暗处。以前消灭病毒靠天气帮忙,这次不知人类怎么得罪了老天爷,任新冠病毒一年四季,冬里来,夏里去,自由自在,无所顾忌,老天爷管都不管。当然人类能做到食物链的顶端,自然不会对瘟疫束手待毙。翻开医学史,实际有很大一部分是记录人类的抗疫史。人类一路走到今天,除了克服战争、饥荒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挑战之外,就是与把人类逼向绝境的各种复杂和灾难性的瘟疫搏斗。今天与以往不同的是,医学科技有了飞速的发展,极大地助推了人类抗击疫情上的技术优势。如第一时间发现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进而可以通过分泌物核酸的检测,最快发现感染者。可以说这是在人类疫情史上从未有过的快速诊断。同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研制出了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这又是一项可以载入世界抗疫史册的里程碑事件。如果没有发达的医学科技,我们可能还徘徊在传统诊断传染病的模式上,新冠病毒还可以把今天的人类整得更惨,一百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就会重蹈覆辙。


可即使有科技的帮助,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此次新冠病毒的感染不同于以往的许多传染病,就是病人在没有症状的时候,就开始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即使有好的检测手段,也没办法避免病毒的隐匿传播。再者任何检测都有其局限性,就是出现假阴性的问题。造成假阴性的原因有检测技术本身的问题,也就是任何技术都不十全十美;也有取样的方法正确与否;更有病情发生、发展的一系列动态过程。这也就是有些病人查了若干次核酸,才被确诊的原因。这样看来,即使出台再多的规章制度,以保证万无一失,还是跟不上病毒的变化多端,因为病毒和人一样,也要生存。人有人的计策,病毒有病毒的方式。


Gerd Altmann © Pixabay 


新冠病毒的疫苗千呼万唤终于在2021年初可以在人群中接种了,令大家欢欣鼓舞。刚才谈到,应付传染病最好的手段就是防,不接触是最好的防,但有时做起来有难度。退而求其次,就是接种疫苗。为什么研发疫苗花了那么多钱,动用了那么多顶级科学家和资源,让举世关注,却把它放到退而求其次的地位?说的再明白一点,打了疫苗,不是就进入了不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保险箱。打疫苗就是身体有了抵抗新冠病毒的武器,也就是抗体,可武器能不能打败进到身体内的新冠病毒,真没有常胜将军。这可能又泄了不少人的气,以为有了疫苗,又可以回到疫情前不受约束的大好形势下,但在科学和事实面前,真不是那么回事。


这也就是我想跟大家谈的,在今天的疫情形势下我们做些什么?


一、在思想意识层面要做的事情


1、不要再想以后没有疫情我们怎么生活,而是永远要绷紧疫情这跟弦。现阶段是新冠病毒的感染,以后还有可能出现其他病毒的感染。病毒不会离开这个世界,要学会与它共处。


2、在疫情形势下,身体不舒服,首先要想到有没有新冠病毒感染的可能性。现在被新冠病毒感染后,症状可以多种多样,不仅是发热和呼吸道症状。所以除外了传染病,再考虑非传染病。


3、新冠病毒感染后,不仅要关注病情严重度,更要在意它的影响面。非传染病谁得与谁有关,一般不影响其他人;而感染了新冠病毒,要牵连一批周围的人。所以不要像以前认为我得病我难受,与其它人无关。你得了新冠肺炎,别人也要跟着背锅。所以在疫情形势下,要有全局观,不要只为自己着想。


4、不要抱侥幸心理。疫情下的侥幸会害死人,老老实实,想的多一些,严重一些,比想的轻描淡写,对己,对别人都有利。新冠疫情复杂、多变,专业的人判断都会失误,更何况非专业的人了。


5、不要让新冠疫情吓破了胆。一听到新冠这两个字,就寝食难安,足不出户。一层层的防护,一遍遍的洗手。虽然远离了病毒,可以躲过新冠病毒的感染,但长此下去。心态就会出问题,心理疾病就会找上来,得其他病的时间也就不远了。重视和恐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6、疫情下发生的事,不仅仅是医疗行为。已经说到了防控疫情的关键主要在防。做好防虽有医疗行为,但更多是行政手段。不要把防的事,都用医疗来解释,那是行不通的。所以在思想上要认识到,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区别,其中之一前者需要行政介入,它考虑的是国家层面的获益,而不仅是个人。所以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二、在自身行动上要做的事情


1、口罩不离脸。口罩质量符合标准,戴口罩的方法正确,是很好的抵抗呼吸道传染病的手段,对于新冠病毒也是如此。在人员多的地方,与陌生人说话,出租车上,各种公共交通要做到口罩不离脸。口罩获取方便,操作简单,从性价比来看,是最好的防护新冠病毒的手段。


2、远离陌生人群。呼吸道传染病是通过飞沫传播,远离陌生人群,就大大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新冠病毒就是呼吸道传染病。不好奇扎堆看热闹;养成与人保持间距的习惯;能在人少的地方解决的事情,不去人多的地方。


3、手不要乱摸。新冠病毒的飞沫可以遗留在物体表面,再通过眼睛、鼻黏膜、口腔黏膜进入到呼吸道。所以不要乱摸各种不熟悉的物体表面,也不要随意用手揉眼睛、鼻子,吃东西,要勤洗手。


4、不懂不要装懂,听人劝吃饱饭。疫情下在许多公众场合增加了许多行为规范,虽然会违背自己之前的习惯,但要遵守。一意孤行,定会为自己的行为买单。疫情下的事,不是只关乎个人,有行政命令,有公众行为,有健康管理,聪明人不要办傻事。


5、出现不适,不要自己给自己看病。有些人明明没有医学常识,却喜欢有病自己给自己下药。要不去药店买药,要不去一些无名的小诊所输液,这样不管什么病都会耽误事,更何况传染病了。疫情期间不要跑的地方太多,小病不吃药就可自愈,几天好不了就去有资质的医院看病。


6、疫情下,学点传染病的科普知识。以后疫情常态化,人们经常要与传染病打交道。所以每一个成年人,包括中小学生都要学习一些传染病的科普知识。有些病与年龄有关,但像新冠病毒导致的传染病人人易感。传染病的预防是全民行为。


7、多听广播,动态了解疫情信息。疫情常态化,人人不可能都居家不出门。学生要上学,大人要上班。所以动态了解哪些地方是中危险区,哪些地方采取了什么隔离措施,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安排自己的出行计划。


8、吃好、睡好、调整好心情。疫情下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甚至平常养成的各种习惯都要受到影响。这不可避免地就会使人的饮食、睡眠,甚至心情发生变化。当然有些人很快可以调整过来,有些人好长时间抽离不出来,时间久了,身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所以要学会通过各种方式,如读书、培养其他兴趣爱好,把注意力从疫情的身上解脱出来。


9、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锻炼身体虽说不能抵挡新冠病毒的感染,但在疫情下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既可以强健体魄,还可以释放压力,从而让自己有一个好心情。身体好了,心情愉悦,自然身体的抗病能力就强,所以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机会也比不锻炼的人要低一些。


10、疫情下,不听谣、不信谣是一种智慧。现在媒体、网络太发达,信息量太大。许多时候它不是用作真正知识的传播,而是变成了打造网红的工具。所以听什么,不听什么,确实需要人们去通过自己的智慧去甄别。总之,官媒,正规的学术团体是可以信任的。



三、面对疫苗问世要做的事情


1、正确理解疫苗的作用。疫苗的问世,确为新冠疫情的防控增加了一道保险,但不能把扭转新冠病毒感染的赌注都押在疫苗身上。打疫苗如同天冷了,在我们身上又多加了一件保暖的棉衣,对于许多人来讲,这件棉衣就够了,也许还有部分人仍然觉得天气还是冷。所以对于疫苗的注射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2、不要纠结于疫苗的种类不同。任何疫苗都不会尽善尽美,即使理论是完美的,到了人体后也会表现出各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为医学具有许多不可预测性。传统的方法(灭活疫苗)成熟、稳定、安全;保存、配送方便;当然效果也不错。新式的方法(mRNA疫苗),设计更科学化,有效率也表现的更好,但研发的时间短,整体的临床价值还有待进一步评价。最重要的是疫苗的保存需要更高的条件,给普及化接种也带来了成本的挑战。


3、对于疫苗的不适反应,要理性对待。任何疫苗都会出现一定几率的不适反应,多数轻微,持续时间短,不需要干预就可以恢复。严重的不良反应,就是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极低。如果接种现场应急措施齐全,医务人员保障到位,及时处置,是可以有效控制的。所以不要把疫苗的副作用想象的过于严重,进而使心理紧张、恐惧,产生不良的心理压力。


4、疫苗注射后,在现场观察30分钟。一般来讲,疫苗出现的过敏反应都是速发型过敏反应,所以注射完毕后在现场观察30分钟是非常有必要的。利用这30分钟可以向医生咨询一下相关科普知识,多喝一些水,放松一些心情。如果回到家里出现一些不适,可以通过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的咨询电话进行询问,如果症状严重可以直接去医院就诊。一般来讲疫苗接种引发的不适,1-2天就可以缓解。


5、在疫苗接种范围的人群都可以接种。目前对于疫苗接种的人群适应症非常明确,如果没有特殊身体的状况,接种完疫苗对于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还是有积极作用的。虽然现在还不能明确2针的接种方法,产生的保护性抗体能持续多长时间。但在现阶段对于新冠病毒的感染,还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有效的个人防护加上疫苗,可以起到双保险的作用。



以上分为三个层面,就新冠病毒感染在国内不同地区的反反复复,特别是这次在新年前后集中在石家庄、邢台、沈阳、大连、北京顺义出现的病例,作为普通民众应该注意些什么。之前也谈过相关的内容,这次从思想认识,具体行动以及疫苗接种这个新话题分别论述,还是想加深普通民众的意识,不要因为疫情时间一长,警惕性就有所松懈,这就会使之前抗疫的大好形势前功尽弃。所以说了那么多,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认识上要把新冠病毒的感染作为一个重中之重的事,天天想,不要马虎。另外在行动上一定要:


戴好口罩,放弃侥幸;


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有条件的话,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