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文学院的王岳老师提出了穿白袍前要记住16个字:大爱、悲悯、担当、奉献、求精、敬畏、谦逊、坚守,我深有同感。从医40年,从当初的以疾病为主导,到现在的医学是人学,观念经历了很大的转变。在我考进医学院的时候,医生在我眼里就是一个职业,与其他普普通通的职业一样,通过把看病这门技术,学深、学透,在同行里留个好的口碑,拿一份稳定的薪酬,不过如此。所以在医学院校的5年,满脑子灌输的就是病因、发病机理、疾病的诊治原则。满以为靠扎实的学习基础,就可以在穿上白袍那天在临床大显身手了。没想到在急诊遇到的第一例心衰病人就漏出了马脚,在症状的识别上,在鉴别的诊断上,在治疗的处置上,脑子里如同一张白纸。更别提“安慰病人”、“关心病人”、“悲悯病人”这些之前从没有过脑的词汇了。可想而知病人在我手里的结局也就好不到哪去了。



随着临床经历的增加,慢慢发现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找到原因,也不是所有的病治疗都那么顺风顺水,甚至有些病都找不到治疗手段。当初在医学院学习时,在教科书见到的都是典型案例,到临床一验证出入很大。所以在面对那些无药可治的疾病,病情恶化的疾病,只能是干着急,束手无策。


这些年对医学的本质有了彻底的反思,疾病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孰轻孰重,越来越明朗。以往那种以疾病为中心的思想,逐渐在被医学是人学的理念所取代。疾病是理性的、科学的,有明确的条条框框。但疾病引发病人精神的紧张,心理的恐惧,要求的不确定性,却与个体的文化,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人是生物的,也是心理的,更是社会的,这也就是美国医生恩格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如果一名医生忽视了病人的心理,不关注社会层面对疾病的影响,从一个病人角度来讲,即使疾病治愈了,他仍然不会有好的就医感受,因为疾病是死的,人是活的,只有人才能感同身受。所以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感知病人的疾苦,处处为病人着想,陪伴病人共度疾病导致孤独和痛不欲生的爱心。


这样看来,在穿白袍之前,不仅要学的是疾病的理论知识,每一位医学生还应该培养心身的修养,包括大爱、悲悯、担当、奉献、求精、敬畏、谦逊、坚守等诸多本领。不要把它们当成装饰门面的词汇,而是理应作为医生的入门门槛,它的意义超过了入学时的高考成绩,也超过了在医学院校学习的专业考试分数。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解读这16个字对一名未来医者的重要性。


一、大爱


罗曼·罗兰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变成黑夜。医学是关乎人的学问,人与人相处第一是理解,升华就是爱。病人是特殊群体,疾病的痛苦,内心的压力,无疑使病人比生命任何阶段都需要被理解,渴望被关爱。梵高讲: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我工作的急诊科,一部分病人是急危重症,一部分是老年多器官衰竭的病人,还有一部分是癌症晚期和终末期的病人。虽然医学科技的发展有了更新的药物,也有了不少救治的技术。但许多时候技术和药物,都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不能长久持续的。当看到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由于医学技术的无奈,将要饱尝痛苦,面临死亡,作为一名医者此时此刻我们能够给予病人的应该是什么?


查房见到了一位25岁的女病人,因为胃癌晚期出现了全身转移,不能吃喝,浑身疼痛来到了急诊。了解了病人的情况,研究生毕业,分配到了北京,刚刚准备工作的时候,发现了胃癌,进一步检查已出现了肝脏的转移。也就是说在技术层面,宣告了疾病的死期。病人脸色非常不好,瘦弱,皮肤没有光泽。也许是疾病的折磨,人看上去也是疲惫不堪。与病人对话的时候,病人强打着精神,礼貌地回答我的问题。离开病人的时候,她还不忘记对我说:谢谢!短短数分钟的交谈,我已经没有什么疾病术语和治疗决策与病人分享,在内心涌动的就是如何把我的关爱传递给她。因为在此时,也只有爱能抚慰医学对疾病的无奈。


我增加了对她的查房频度,虽然不会对疾病的治疗长篇大论,估计在病人心里也认识到了这些不过是老生常谈。我更多的是抚摸一下她的肩,拉拉她的手,用眼神表达我对她的关爱,当然也不忘对她说一些温暖的话语,同时安慰一下陪护她的母亲。每次查完房我都会叮嘱护士,对病人的操作尽量的轻柔,对病人的需求,要有求必应,不要由于我们的疏忽再给病人躯体造成无谓的痛苦。如果比起那些整齐划一的治疗方案,我所做的算不上高大上的技术活,但却是一名医者发自内心,尽其所能,在病人的生命最后一程给予不能缺失的来自人性的爱。


医院虽是技术的搏斗场,但更是爱与被爱的展示厅。人活着的本质就是享受精神上的愉悦,这种愉悦一定是少不了爱的存在的。病人是痛苦的,病人是离死亡最近的人,除了技术能让病人减轻痛苦,拉远与死亡的距离之外,唯有爱才能真正化解病人精神层面的痛苦,面对死亡乐观豁达,从而做到死而无憾。爱是相互的,爱别人,也会被别人爱,这就是宇宙的法则。爱与被爱,是权利,也是义务。因为有了爱我们才能感受到幸福和温暖,因为有了爱我们才能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


最后用冰心老人的散文结束本一节的内容: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未完接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