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的意思是因哀伤而同情。其中,悲:指慈悲,对人间的苦难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悯:指同情,这里的同情不是可怜,指对人间苦难中的人并不轻视甚至可怜,它折射出的是一种情怀。


得病从来不是一件欢天喜地的事,人间最惧怕的两件事:一是生病,二是死亡。特别是在急诊,许多病都是突发而来,心理上毫无准备,犹如晴天霹雳。所以得病的人除了躯体的痛,就是在心理上产生的巨大负担。不同的人对疾病产生的负担各不相同,但共同的是:担忧、恐惧、难为情、抵触、需要关注等。看似这些都与疾病本身无关,实际在临床工作中你会发现,每一个表现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的走向,也决定着病人对医者的依从性。如果医生只是就事说事,就病谈病,忽视了左右疾病预后的心理负担,就会造成病人觉得医生太冷漠,医生也感觉好心没有得到病人的好报。医患本应是在同一条道上跑的车,却让人感觉走的不是一条路。


 Engin Akyurt © Pexels


人是情感动物,如同好事高兴、坏事愤怒,不能一时一刻疏忽情感的存在。得病虽是躯体的事情,但不约而同地会使情感出现脆弱和敏感。外人,特别是医者的一举一动,都会让病人过度地解读,有时往好想,有时往坏想,但往坏比往好想的多。所以,不论是家属,还是医者都应与病人感同身受。不要抽离于病人的情感之外,对病人颐指气使,病人心理没有那么强大。


在急诊老年病人很多,因为我们医院的骨科比较有特色,这几年我们开展了老年髋部骨折的绿色通道。从病人接诊,评估,术前准备,手术、术后康复都做到了无缝隙衔接。老年人最怕髋部骨折,骨折后会带来疼痛,不能活动,但最让病人揪心的是给子女添了麻烦,有一种负罪感;另外骨折改变了生活习惯,担心以后走不了路了,人也就废了。所以老年人一旦发生髋部骨折,心理压力都不小,唉声叹气,自责,不思饮食。作为急诊医生,如果不了解老人的心思,没有悲悯的情怀,再多说上几句可怕的并发症,不但没给病人解除病痛,反而帮了倒忙。所以每一次在看这些病人时,我都让他们先消除来自内心的自责。谁都不想得病,年纪大了谁都会有闪失,骨折不是人的错,是自然规律导致的衰老。照顾老人是子女的义务和责任。话虽说不长,病人听后反响不小。心踏实了,人不焦虑了,战胜疾病重新行走的决心也更大了。


刚才谈到悲悯是一种情怀,特别是医学这个强势人与弱势人打交道的职业,光有平铺直叙的理性,强与弱之间永远不会在一根和弦上共舞。悲悯在叙事医学的语境中可以对应的是同理心,就是只有理解了病人如何饱受病魔的折磨,医生才能对病人提供有效的临床帮助,但是这需要医生进入病人的世界(哪怕只是通过想象力),并从病人的角度看待和理解这些世界。悲悯可以说是人天性的一部分,可它又与人的修养,人的价值取向,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息息相关。医这个行业需要医者良善,可以说这是一个行医的门槛。一旦迈过这个门槛,医者的悲悯一定会在与病人朝夕相处中升华。


病人都是我们自己的镜像,没有人不得病,更没有人长命百岁。医学给医者带来的益处,除了是一种谋生手段外,就是在病人的痛苦中,体验到关爱的无所不能;也会发现站在病人的角度所思、所想能更加身临其境地展现医者的情商和悲悯的情怀。


作为一名医者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培养自己的悲悯之心,不以强者自居,在强与弱之间达成和谐的统一,我谈一下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心地良善。为医者没有一颗善良的心,那只会在名和利上斤斤计较,名和利只关乎自己,没有病人。所以善良是悲悯的第一步,有了善良的心,人就不会对世间的悲苦冷漠无情,无动于衷。 


二、医者仁心。从字面意思上讲,医者要有一颗仁爱的正义之心。简单讲就是先爱人,再治病。医者仁心与心地良善相辅相成,这些都是医者的品性。缺失了爱,悲悯也就有名无实。


三、学养深厚。学养是把尺子,可以衡量医者的能力,评判医者的格局。学而不深,如同半瓶子醋,成不了气候;养而不厚,行为难免浮夸,永远没有落地感。所以学养不足,对悲悯的认知也就没有高度。


四、换位思考。把每一个病人都看成医者的一面镜子,病人所求,就是明天医者脱去白衣后所直面的。得病就是一种灾难,没有人愿意与疾病为伍,得病除了医疗上的救治,得病需要精神力的支撑。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既是换位思考,也隐含着悲悯之心。


五、心灵关怀。心灵属于形而上,看不见摸不着,与医学的理性和科学相抵触。但患病最后的落脚点在死亡上,生的时候没有死,死的时候没有生,所以“死”本身就是一个哲学话题。得病恐惧吗?不太恐惧。人纠结的是得病产生的死的恐惧,而能和恐惧抗衡的就是关怀与关爱。心灵关怀不是说教,是随心而动,也是骨子里的一种悲悯。


六、平行病历。它是叙事医学的重要工具,是叙述病人疾苦感受和医者共情、反思活动的叙事医学作品。叙事医学的创始人卡伦说:平行病历真正的目的就是让医者懂得病人的真实遭遇,以及清晰地审视自己在临床实践中的心路历程。有了平行病历的训练,医者不会再把疾病看成只是一个病生理过程,而是对病人心存悲悯。


七、学习前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些耳熟能详的大医除了技术的精湛,无疑都有一颗悲悯之心。林巧稚被誉为“万人之母”,有人问林巧稚,产科的规律是什么?林巧稚说,产科的规律就是无规律。因为产妇和胎儿会在瞬间出现种种情况。难产和顺产的转化,常常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这可是个苦行当,有时你连续观察十几个小时、二十几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它需要细心和坚韧,一点小小的疏忽会给别人带来多么大的不幸?而只要略加小心,又会给别人带来多么大的快乐!”真正的“大”医生,考虑的不仅是疾病,还会关心病人的人生与命运,这是由悲悯所造就的。


八、助人为乐。主观为自己,是人性的使然,不可改变。但医疗是治病救人,这就需要医生不论在治躯体病上,还是化解病人的心理疾苦,都要舍得花功夫,追求成效。有人问:医生什么时候最快乐?我想医生会异口同声地说:看到病人恢复了健康最快乐。所以医生的职业容易养成助人为乐的品性,有了这种品性,才会面对病人的疾苦,悲悯之心油然而生。


不要把悲悯看成是怜悯,它也不是同情,更不是可怜。它是以不牺牲病人的自尊心,与病人平等相处为前提,医者施以病人的理解和尽其所能的帮助。怜悯乃是人与生惧有,悲悯是后天习得,爱成就了悲悯。有人说: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爱和悲悯。我想这句话,对于一名医学生和一名临床医生再适合不过了。医学知识可以有盲区,医学技术在与疾病的博弈中,也不会都占上风,而医者施以病人的爱和悲悯,一定是其汲取力量战胜脆弱、战胜恐惧、战胜无助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