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和地狱都是死亡的代名词,把好人的死形容去天堂,把坏人的死形容去地狱。实际死和疾病都不具备任何感情色彩,谁的死都是死,不管怎么死都不能复生;疾病也是这样,当官的冠心病,与老百姓的冠心病都是冠脉血管的狭窄或闭塞。所以人在意的是死之前的恐惧和得病后的痛苦。


熟悉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是在2018年准备《医生要面对死亡思考》这节课时,偶然看到她提出的人在接受死亡前的5个状态:否定与隔离、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之后又看了罗斯写的一些书,作为精神病学家,同时也是知名的生死学大师,她在研究和践行死亡与临终这方面,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尝试和工作。我是一名急诊医生,工作的第一要素就是保全病人的生命,生命有了才可能有下一步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但对生命救治的最终决定权,不在医生手里,而在客观规律,否则“死亡”这个词就可以从字典里彻底抹掉。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老天爷做的唯一最公平的一件事就是人人都要死,不管多么不想死,死亡是人的必由之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活法,但不管是富活,还是穷活,都有一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所以因病来就医的病人,不仅是为疾病的痛苦而发愁,更多的是为疾病带来的死而恐惧。不论过去还是将来,死亡始终是令人憎恶的话题。


死亡之惧的成因是理所当然的,是人的本能决定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吗?罗斯在《下一站,天堂》这本书写到:


我想,有诸多原因导致人们在面对死亡时,很难表现的从容自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当今社会,死亡已经越来越令人生厌,它在许多方面意味着满溢的孤独、堆积的医用器械、尊严的丧失;有时,甚至很难确定死亡降临的时间。


虽说死亡还没有逼近于我,可在急诊工作了20余年,罗斯所描述的那些场景我还是感同身受的,特别对于那些老人、被慢性疾病缠身的人,肿瘤晚期的病人,医疗上没有更好的手段治愈的人。罗斯说:


病人迫不得已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被急匆匆地推进急诊室抢救,生命流逝的过程变得寂寞无比,没有人情可言。许多患过重病、需要休息、渴望安慰的人,大概都有过躺在担架上,忍受着救护车发出呜呜的噪声,以及被十万火急地送进医院的不适感。


在大多数国人眼里,死亡是忌讳之词,不能说,不能讲,当然也就很少去学习。面对死亡都是仓促上阵,本来是世间的规律,却被看成是晴天霹雳,无法接受。医生对死亡的认知也是孤立的、病理的、挫败的。脑子里想的只有技术与死亡的博弈;技术即使打败不了死亡,也要给技术一个喘息的机会。医生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忘记了概率,忽视了获益,只留下三个字:不能死。


病人极度渴望休息、安定和尊严,得到的却是输入的液体、血浆和人工心肺机,如有必要的话再给来一次气管造口手术。病人只想要有人能驻足,停一小会儿,让他问个问题——现实却是一堆人昼夜不停围着他,忙忙碌碌,测心率、摸脉搏、看心电图,或者检查肺功能,记录分泌物和排泄物,谁把他当人看待了?病人想要抗议,但医生做这一切都是在与死神争夺他的性命,抗议自然无效。人们觉得,等到医生把他抢救过来后,再考虑这个问题也不迟。医生试图把注意力集中到设备、血压上,将死亡逼近而产生的恐慌和不适绝望地转移到对医疗器械的操作上,看不到病人饱受折磨的脸庞,不去想自己的软弱无能、局限和失败,不考虑我们人类终将难逃的宿命。


人活着除了生活,事业,最后落脚点都围绕着是心情的愉悦。没有心情的愉悦,打拼挣钱也就没有了动力,名和利也就失去了光鲜。提到死当然不能让人愉悦,但想到死之前的孤独、无助、折磨,有谁对死不产生恐惧呢,有谁不对急诊的抢救室胆战心惊呢。人在没病的时候不会想到死,人在看到别人死亡的时候,也很难让自己真正的恐惧起来。只有真实地得病了,得了不治之症了,死亡的恐惧才变得真实,才有了形影不离的感觉。所以罗斯给医生的建议:


其实我们真正需要考虑的是,在层层被单和毯子下,病人内心的感受。现在最好停下那些所谓善意的、有效的、东奔西走的行为,尝试去握住病人的手,微笑着聆听他的疑惑。


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别》写了这样的话:医学的存在是为了抗击死亡和疾病,这当然是医学最基本的任务。死亡是我们的敌人,但是这个敌人拥有优势力量,注定是最后的赢家。在一场无法获胜的战争中,你不会想要一个战斗到全军覆没的将军。所以医生在治病救人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职责,帮助解除病人的死亡之惧。


一、不要回避“万念俱灰”的病人。只有进一步理解病人,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这其实也是个互相慰藉的过程,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少一些忧虑。


二、以病人为师。通过病人与医生交流痛苦、分享期待和述说失望的经历,方可了解病人生命最后阶段的那些焦虑、恐惧与希冀。


三、死亡讨论。帮助病人慢慢做好接受死亡的准备,学会平静看待死亡,视之为生活的一部分。


四、学会放手。如果病人被允许在爱意满满的家中走完生命的全程,他就无需做出过多的调整,以适应其他环境。熟人和食物的力量远胜于注射进去的液体,这些满足了病人身心的需要。


五、话语权。当一个人已经病入膏肓,常常被当做无权表达意见的人,任人摆布。几乎没有人记得,这个病着的人也是有情、有愿、有想法的,最为重要的是,他也有发言权。


六、守护陪伴。死之前的最大苦恼是孤独,风光之时的轰轰烈烈,伴随着死亡的到来烟消云散。此时对物欲早已无感,陪伴生命最后的只有温情。人在温情在。


七、无忧而终。放下心中的一切挂念,就会走的安心、舒心,无恐惧可言。尽量满足病人的愿望,此时善意的撒谎也无妨,目的就是死而无憾。


医生也是人,也有临近死亡那一天,积德行善,不仅是为别人,更是为自己。死亡之惧躲不开,别说:我不怕死。人的下一站,都是天堂。倘若我们现在就开始思考自身终将死去的可能性,那或许会改变许多事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面对死亡多几分理智,少一些恐惧;为我们的病人及家庭谋福利,为整个国家求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