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管中心的林老师发了一个微信给我,让我回答一下“对医学生,死亡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下手?”当时因为忙,没有马上回复。第二天有了时间,对林老师这个问题思考了一下。


本来这周末有一个“第七届中国当代生死学研讨会:医学生的生死教育”。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等一系列学院和杂志主办、承办、协办、赞助,阵容非常强大。看了一下题目,也是丰富多彩:医学生生死教育的需求、内容与实践途径;医学生叙事能力培养与生死教育;死亡教育“灯下黑”现象;医学生的生死观、死亡观与医学生的生死教育等。这些题目随便拿一个,可谓已经可以给出林老师问题的答案对林老师让我回答的问题给出了答案。偷偷懒,再等几天,让别人回答这个问题,就省得我动脑筋了。但这不是我做事的风格,这些年自己给自己找题目,或者别人给我定主题,我都不会偷懒。当然今天对死亡教育这个话题,不管是从一名急诊医生的角度,还是从一名超过60岁的老龄人来看,我更不能没有自己的想法。虽然我不是专家,也不是权威,可这些年由于职业使然对死亡教育一直在思考。所以我只从一名急诊医生的视角,回答林老师的问题。


Sebastian Voortman © Pexels


1、主动从阅读有关死亡的书籍入手,可以是文学作品,可以是传记,可以是医学史,可以是影视剧等,目的就是从不同的视角感知死亡的意义。因为死是没有痛苦的,死亡的真正意义在于活着的时候,怎么看待和对待死亡。可以说主动接触死亡,比被动面对死亡,对减轻死亡的恐惧更大有裨益。


2、认知疾病、衰老和死亡三部曲。疾病可以说是死亡的最危险的敌人,衰老是死亡的前奏曲。人可以因病而死,也可以因衰老而终,当然疾病可以加速衰老,衰老也可以因为疾病掉进死亡的陷阱。医学是治病,医学在某种程度也可以延缓衰老,但医学逆转不了死亡。所以这三者的关系,医学生一定要有理性和科学的认知,同时也要有感性和唯心的解读。


3、医学生除了打好临床思维的基础之外,还要养成对生与死的感性思考。解剖课不仅仅是熟知人体的结构,功能的划分;它也是为医学生第一次接触死亡,提供浮想联翩的感性联想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之前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因为什么而死?为什么成为了解剖标本?是主动捐献?还是因为其他?医学暗含着两个字:活与死。所以医学生的脑子里不仅只有活,活意味着生命的快乐;脑子里还要给死留有空间,死意味着人生的价值。不管活与死,都给医学赋予了崇高和伟大。


4、在见习或实习期间,寻机会守候在临终病人床前,全过程感受生与死的转变。这不仅仅是对临终病人的陪伴和安慰,更是让医学生从人性的角度看待人生最真实的一面。医学的救治是暂时的,死亡是人生永恒的话题。珍惜活着的一切,让人生充满意义。


5、多参加死亡病例讨论。死亡病例经常是被关起门来说,在医生眼里,死亡就是医学的失败,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所以医学生更多参与的是成功的案例讨论,高大上的学术演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医学中不能有死亡。实际死亡病例讨论不是自曝家丑,从技术层面,是总结临床经验,分析临床的得与失;从情感层面是对死者的尊重,对死者的缅怀,对死者给医学带来的宝贵经验的敬畏。


6、到殡仪馆参观学习一下,把它作为医学生的一堂生死教育必修课。都说医院见到的死者最多,其实它是一个相对数字,与医院众多的病人一比,死亡者还是占少数。而在殡仪馆,功能只有一个:给死去的人做最后一次告别。送到这里的人,并不一定是因病,因衰老而走的人,可以说各个年龄组,从小到大全覆盖;男男女女,没有性别的歧视;有钱、没钱的人所走的程序都是一样的;有的人的死之前是有预知的,有的人的死之前是没有先兆的。所以,不管在死之前发生了什么,此时在这里的人享受着完全的平等,体验着世间无差异的待遇。他们不再有尘世间的烦恼,也不再有疾病带来的挣扎和痛苦。在殡仪馆让人感受到什么是庄严和肃穆,这是对死者的尊重;在殡仪馆让人不再纠结于烦心琐事,使人把心放下;在殡仪馆让人分清孰轻孰重,从此不会让时间轻易地流逝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在殡仪馆让医学生看到了明天的自己,或恐惧或直面生死。


7、为医学生量身打造系统性死亡教育课,有条件的成为必修课,没条件的成为公共选修课。使医学生从对死亡认知层面,技术层面,精神层面,心灵层面,为病人,为家属,也为医学生自己营造解读死亡的积极氛围,而不是故意回避或置之不理。我思考了一个死亡教育套餐课程:(1)疾病、衰老与死亡;(2)对死亡的认知;(3)医务人员要面对死亡的思考;(4)临终前的5个阶段;(5)坏消息的告知;(6)积极抢救与学会放手间的抉择;(7)医患互相疗愈的临终之路;(8)家属对死亡的态度;(9)面对死亡,医务人员和家属的伙伴关系;(10)生前预嘱,缓和死亡的恐惧。


以上7点是我对“医学生,死亡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下手?”的不成熟考虑。今后对死亡的教育还会再进一步学习,并加以实践。有句话:活到老,学到老。我想对死亡这个话题更应该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