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夜班医生交了这样一个病例:男性,70岁,教师,之前被别的医院诊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人上网一看,这个病是不治之症,就做出了割臂、割腕的极端行为。割伤后出血不少,因为需要手术送到了我们医院急诊,手术后心肌酶有些高,被收到了监护室。


Pixabay © Pexels


因为一个不是很严重的肺间质纤维化采用极端手法,我很好奇,加上又是一名大学老师,又让我更想知道其中的原委。交完班来到了监护室,病人左臂打着厚厚的绷带,人平静的躺着,不时活动着左手的手指。我走到病人的床前,问他好一些了吗?他说伤口有些疼,手指有些麻。我看了看他活动的手指和厚厚的绷带,对他说:手指有些麻很正常,因为有绷带的缠绕,但手指活动没有问题,放心吧。虽说病人70岁了,看着也就60多岁的样子,还是挺健康的。我现在不能单刀直入问病人割臂的原因,就采取了迂回战术。


我问病人:平常活动吗?

他说:喜欢打乒乓球。

我说:单打,还是双打?对抗激烈吗?

他说:一周打3-4次,每次1-2个小时,是双打,有时打的也挺激烈的。

我说:我乒乓球打的也不错,但现在改跑步了。

病人接着说:除了打乒乓球,还喜欢旅游,有一次和朋友两家人开车去了新疆。

我说:真厉害!您在大学教什么?

他说:教力学。


病人与我聊的越来越放松,不时也会与我对视一笑。


我说:您的性格怎么样?开朗吗?

他说:还好,挺开朗的。

我接着问:平常睡眠怎么样?

他回答:也挺好。


这时话题转入到我关心的点上,我问:为什么要割臂?由于前面的铺垫,病人对我的提问没有感觉唐突,一五一十把割臂前前后后的过程,心理的纠结都倒给了我。起因还是这次新冠病毒的感染,1月初病人感染新冠后,有些气促,就去了当地的急诊,病人在急诊做了肺部CT,按新冠肺炎在急诊治疗,一周后肺炎有吸收,病人就出院了。又过了一周病人觉得胸部有些不适,又去了急诊,第三次做了肺部CT,医生觉得问题不大就让病人回家了。过完年病人有些不放心,去了一家大医院的呼吸科,医生看了之前的片子说:应该在刚得病的时候用些激素。现在也没有什么特别治疗,可以看看中医调理一下。病人挂了中医专家的号,医生给出了诊断是: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但程度不厉害,开了一些中药。


病人回家上网查询了什么是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不知道网上怎么说的,但按病人的理解这个病是不治之症。至此病人的情绪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脑子里胡思乱想,再也没有好的睡眠了。以前可以与老伴一起买菜做饭,现在都成了老伴一个人的活。病人一下子感觉成了废人,也成了家庭的累赘,再夹杂着新冠后遗留的没有完全康复的症状,心理的防线也就不堪一击了,鬼使神差地要一死了之。


Sebastian Voortman © Pexels


病人的情况了解清楚了,对病人的治疗也就不困难了。既然病人没有心理病的底子,知识分子的面子应该是罪魁祸首,当然也不乏对突如其来疾病的恐惧,一下子乱了阵脚。病人跟我讲:最近老伴因为照顾他,忙前忙后,心里很不落忍,所以一了百了,也就不给别人添麻烦了。为什么说病人很在意面子?病人还告诉我:以后回去,周围朋友要是知道发生了这样的事,我该怎么办呀?我对病人在技术上的治疗给的很果断,这次手术做的很成功,没有伤及神经,不担心日后的恢复。对于轻度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也不要太在意,它的发生发展是要有时间的,而且肺脏的代偿能力是比较强的,一侧正常的肺就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氧。我苦口婆心要讲给病人的是,如何调整情绪?如何丢下面子?如何为自己活,也要考虑到家人的感受,就是换位思考。


病人年龄比我大,学识也许比我还要高,但一旦情绪失控,也会做出无知的事。特别是这几年疫情的影响,多多少少让正常人的心态也发生了扭曲。所以要学会情绪的调整,向正能量看齐,不要纠结于似是而非的事。医学的问题不是在网上寻求解决的答案,答案在医生手中。人是要顾面子,但如果把面子看得比命还重,那就是本末倒置了,有句话:死要面子活受罪。现实中因为面子做了蠢事并不少见。我跟病人说:您的朋友不会因为这件事耻笑您,因为谁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只是发泄的方式不一样,人无完人。只是极端的事情有一次,不能再有第二次。


病人问我是否能从这次情绪中走出来,我说:您一定能走出来,我们之前聊的,证明您不是一个情绪低落的人。他又问我:现在我还在吃安眠药才能入睡,是吃,还是不吃。我说:现阶段为了保证睡眠,还是继续吃,睡眠好了,情绪才会好。没有人会在睡眠充足,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做出欠考虑的事。病人认可了我这点,微笑着冲我点头。


这次与病人聊了半个小时,躯体病的治疗只有区区数分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纾解病人的情绪。躯体病可以导致死亡,不用医生多说。可心理的纠结,情绪的低沉,更是一种无形的杀手,它可以突如其来,也可以防不胜防,甚至没有解药。所以解决心理的问题还在病人自己,当然医生可以引导,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能只看了病,却忘记了人。


当我从病人床前离开的时候,握了握他的手,病人响亮地说了一句:加油。犹如在球场喊的口号。这个声音的底气,这两个字的意义,也给这个半小时赋予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