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发热、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涕、痰粘黄、经常感觉口渴……这是感冒中常见的症状,可是如果你错服了感冒清热颗粒,那可就是事倍功半了。殊不知,中医将感冒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在服用中成药的时候要注意辨证用药。
中医认为感冒可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和用药上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通常秋冬季发生较多。
症状表现: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常见的治疗药物有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
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
症状表现: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常见的治疗药物有复方感冒灵颗粒,三黄片,维C银翘片,牛黄解毒片,板蓝根,连花清瘟胶囊等。
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所以患了风寒感冒再吃大寒的板蓝根,效果可想而知。不同感冒类型要注意加以区分,辨别好感冒的类型再对症下药,当然有时候二者的界限也不是很明显,出现流黄涕并非就一定是风热感冒,还需要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