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生部门的数据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达59%,16到18岁儿童的近视发病率在80%左右,高中生更是高达84%。
近视可能是由遗传性因素引起,但大部分近视患者则是由不合理的用眼习惯而导致的。对于预防近视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往往将错误的观点认为是正确的。
误区一:孩子还小=假性近视
家长在听到自己孩子近视时常常脱口而出:“是假性还是真性?”其实,假性近视眼只占青少年近视中的一个非常小的比例(不超过3%),它只是一种“近视”现象,本质上不是近视眼。
误区二:戴眼镜早=近视加深
家长抱着“越早戴眼镜,以后度数就会越高”的陈旧观念,毫无根据地拒绝为孩子配镜矫正。其实,这一认识甚至比误区一中“假性近视观点”的影响更大。应该根据验光的结果,结合视力要求、眼位、眼肌运动、是否有弱视等综合条件考虑配镜处方。在配镜之前,第一件事是接受验光,只有明确眼的屈光状态,才能给予合适的矫正。
误区三:戴眼镜后不必复查
许多家长在给近视患儿配眼镜后,就不再带其去医院做检查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每年至少应复查一次,这样才能及时了解近视患儿的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