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国务院印发了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方案取消了食盐产销区域限制,并放开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食盐品质、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自主确定。省、市、县三级盐业公司垄断食盐经营局面已被打破。
Photo by Lorena Martínez from Pexels
盐务系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将成为过去
以往,中国食盐的管理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食盐全部由中国盐业总公司管理发行,私自制盐、贩卖都是违法犯罪的。自盐改方案的出炉,盐业垄断将被写进历史。
民众无碘盐难求将被写进历史
这一政策出炉后,盐业市场化,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消费者购买无碘盐就不会如此困难了。是食用加碘盐,还是食用无碘盐,这一自主选择权应当还给消费者。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缺碘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从1995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碘缺乏引起的疾病发生率正在稳步下降,20年过去了,新的问题开始凸显。2009年5月,卫生部调查显示,原本预防大脖子病的碘盐,反而导致市民碘过量,存在巨大的健康风险。翌年,卫生部承认碘过量威胁健康,建议降低食盐碘含量。
但矫正不易,在普通的超市,消费者是买不到无碘盐的。这是20年来补碘宣传和引导带来的消费市场的畸形。无碘盐和加碘盐一样,其生产销售并没有受到限制,但是,消费者明显偏爱加碘盐,无碘盐的市场销量远远不及加碘盐,这就导致一些超市根本不会去购进无碘盐。由于市场终端需求差别,就导致中国盐业总公司无论是在食盐生产、调拨还是销售环节,更多会在加碘盐上下功夫。但患有甲亢、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特殊群体或沿海地区消费者,对无碘盐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却是“无碘盐难求”。
盐改之后,盐务系统高度“计划”和“垄断”的权力和市场将成为历史。民众无碘盐难求也将被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