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范围内,烟草的使用导致近600万人死亡。最近,美国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新的研究,探讨香烟包装上的图片警告对吸烟行为的影响。

        美国是世界上首个于1966年就要求香烟包装上标出警告的国家。然而,此后美国在实施有效的外包装警告方面却落后于其他国家。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国际条约,建议在香烟包装上进行图片警示,但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北卡罗来那大学教堂山分校的Noel T. Brewer博士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大型研究,研究人员使用了四张配有文字的警示图片和仅文字警告来对比说明对烟民吸烟行为的影响。

        共有2149名来自加利福尼亚和北卡罗来纳州的成年烟民参加了这项研究,其中1901人完成了该项研究。受试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的香烟包装上只有文字警告,另一组则是图片警示,研究共进行4周。

        结果显示,在试验过程中,接受图片警示的吸烟者比那些只接受文字警告的吸烟者更可能尝试戒烟。在接受警示图片的吸烟者中,有40%尝试戒烟;而接受文字警示的吸烟者中,仅有34%尝试戒烟。此外,试验结束时图片警示组有5.7%的吸烟者已经戒烟至少一周,而文字警告组只有3.8%的吸烟者戒烟。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烟民的长期吸烟行为无法得知。该实验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WHO推荐图片警示但并没有强制要求。研究人员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加强该条约的实施,要求在香烟包装上标识图片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