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越来越热,荔枝也终于上市了。近日,一则“福州司机边吃荔枝边开车被查出酒驾”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引起大家热议,荔枝也继蛋黄派、藿香正气水之后“躺枪”成为酒驾“元凶”。



        吃荔枝开车=酒驾?


        口说无凭,实验为证,这不,马上有实验员亲自做了实验。


        在没吃荔枝前,实验者测出酒精含量为0mg/100ml。而当实验者吃下第一颗荔枝,对酒精测试仪吹了一口气,测试仪屏幕显示酒精含量为51mg/100ml,已经达到了酒驾的标准!




        随后,实验者吃下三颗荔枝,再对酒精测试仪吹了一口气,测试仪屏幕显示酒精含量为86mg/100ml,这时就已经达到醉驾的标准了!




        吃荔枝真的有可能使酒精测试仪显示的数字升高,原因何在呢?


        其实这不难理解,我们平时买的水果,如果放在袋子里忘了吃,过几天打开袋子就会闻到一股酒精味。


        荔枝含有较高的糖分,荔枝肉又被一个外壳包住,糖分经无氧呼吸后,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当荔枝从树上摘下来后,光合作用急剧减小,水果内部细胞缺氧,开始增加其无氧呼吸的速率,由此产生乙醇。而荔枝一般是从南方运输过来,我们吃到时已经放置好几天,不够新鲜,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就会更多。


        司机朋友们不必过于担心!刚吃过荔枝后测试,可能酒精含量会非常高,但只要休息几分钟就会恢复正常。因此,驾车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向交警提出再检测的要求,多次检测就可以排除“误判”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