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拎着瓶子一路蹦蹦跳跳去小卖部去打酱油,如今“打酱油”也成了流行语,再去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中找到一瓶合适的酱油,对我们来说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调味品虽不是主食,在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有研究称某些酱油或致癌,因此想要健康吃酱油,在它的选择上就绝不能马虎。

看是“佐餐”还是“烹调”




按照酱油的国家标准——GB/TI8I86-2000《酿造酱油》中规定:成品酱油的标签上,必须标注“佐餐酱油”或“烹饪酱油”。
佐餐酱油:可以直接生吃,比如蘸食、凉拌等。所以它的卫生质量要求很高。即使生吃,也不会危害健康。
烹调酱油:适合烹调菜肴(如做红烧肉)加热后再食用(等于消毒),故其卫生指标要求低一些。

看是“酿造”还是“配制”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所有酱油产品,都会在包装上注明是酿造酱油还是配置酱油。这两种酱油可是天差地别的:
酿造酱油:是用大豆加工副产品为原料经发酵制成,有国家标准(GB18186-2000)的严格规定。
配制酱油:1、一种是用“水解蛋白液”(即一种叫“氨基酸液”的)调制成。如果加工技术不好,水解蛋白过程中还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看“氨基酸态氮”的指标




首先看酱油瓶身“配料表”中的“氨基酸态氮”的指标,酱油好坏(营养和质量)主要就取决于这项指标。
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则酱油品质越高,鲜味也就会越浓。根据这个指标,酱油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
合格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克/100毫升;
特级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能达到0.8克/100毫升之高。

看了这些,相信你现在仍然会打酱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