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一则“电子秤暗藏猫腻”的消息在朋友圈以及论坛中被疯转,引起了市民及网友对市场上电子称的关注。
原文是这样:早上,一少妇去菜市场买菜,走到肉摊前她拿起一块肉,旁边标示15元/斤,她没砍价,老板把肉扔到电子秤上,输入价格“30”,显示价格“19”元。
这位少妇发话“老板,价格栏里帮我多输个0!”,老板一听,不爽了,但是还是输入价格“30.0”,显示价格“18.4”元。
该帖迅速引起网友热议,很多网友表示“长知识”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文解释称猫腻就在这里:一般这个输入栏里有4位可以输入,11块/斤的鱼,如果他输入是“22”,电子秤就会自动显示出整数的价格,即使真正的价格是8.1元,那条鱼显示出的价格也会是“9”。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难道我们一直被蒙骗这么多年?
为此小编还自以为发现商家的小秘密,暗中窃喜,结果上网一查发现,这个谣言几年前就存在,只不过近期又被大家翻出来而已。
为了验证网传的说法,《法制晚报》记者曾在多家超市、水果摊进行实验,发现这一“攻略”并不靠谱。尤其使用微信中所用的同款电子秤,不管是否输入小数点,价格都一样。
广州市质监部门也用实验的形式证明,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工作人员解释说,电子秤单价栏中,不论输入的是整数还是小数,小数点后都会显示两位小数,这是设计死的,无法更改,“原因是我们国家的货币最小单位是分,这是无法更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