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疗参考】

1、注意!儿童玩具“牙签弩” 签签入肉成“凶器”

一枚可发射牙签或钢针的小小十字弩,竟能射穿厚纸板、射爆啤酒瓶?近日,一种俗称“牙签弩”的高危玩具风行中小学校园,教师、家长纷纷表示“伤不起”。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牙签弩”近期已现身广州,部分中小学附近商家已开始公开售卖,也有不少学生购买。(来源:羊城晚报)


2、著名虚假医药广告表演艺术家和她的全国卫视之旅

在震惊全国的“纱布门”期间,山东台和齐鲁频道曾经因为大量插播各种低俗的医药广告而受全国网友“穷追猛打”。无独有偶,被低俗、虚假广告攻陷的不仅仅是一两家电视台,其中一名职业化的虚假医药“代言人”身兼数职、频频亮相于各大卫视,被誉为“中国最忙碌的虚假广告表演艺术家”。(来源:人民日报)


3、新一轮医改进入攻坚期 廉价救命药仍在喊“救命”

近日,眼科手术常用药丝裂霉素全国断货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短缺的廉价救命药不止丝裂霉素。近几年,抢救凝血障碍的鱼精蛋白、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特效药溴吡斯的明片、儿童肿瘤常用药平阳霉素等廉价救命药不时传出断货消息。价低又安全有效的药品在市场上消失,不仅给患者造成困惑、增加治疗支出,而且容易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潜在因素。在新一轮医改进入攻坚期的当下,廉价救命药的“断供”耐人寻味。(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4、化了又冻的雪糕有毒? 食药监局戳破十大食品谣言

猪肉里有钩虫,煮不烂,杀不死?真相:所有感染畜禽的寄生虫及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等)均可通过高温处理后被灭活,寄生虫虫体一般在80℃以上即可被杀死。网上所说的"钩虫""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是因为它们本身并不是虫子,也没有生命,而是肌腱等致密结缔组织……(来源:北京晨报)


5、藿香正气水头孢同服不必恐慌

“藿香正气水与头孢一起服用,会马上丧命!”日前,这则热传“科普信息”令不少人大吃一惊。真的这么可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临床药师王子惠表示,藿香正气水和一部分头孢类药物的确不能同服,但后果并没有网传的那么夸张。(来源:北京日报)


6、“小小一根眼科缝针都要进口”——一个眼科专家的“针之问”

“角膜移植需要在眼睛上缝针,一般最少需要缝12针,用进口针,一针缝完,用国产针,缝几下针就不能用了,一次缝合要换几根针。”20日,在正在召开的北京市党代会上,我国知名眼科专家、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魏文斌感慨,我国作为一个医疗大国和制造业大国,一根小小的缝针都还需要进口。(来源:新华社)



【渔歌医疗参考】

1、红糖、白糖、冰糖 吃“糖”你吃对了么?

红糖、白糖、冰糖是家庭常备的糖的种类。女孩儿经期腹部疼痛,一杯温热的姜汁红糖水下肚,少顷即缓解,没有红糖用一杯姜汁冰糖替代行不?别闹了,这三种糖虽说原料都是蔗糖,制作工艺和用途都是有差别的,可不要乱用哦!(来源:渔歌医疗)


2、夏天的感冒都叫做“热伤风”?

感冒并不是只有冬天才会有,夏季也一样会感冒。人们在夏季会进行更多的户外活动,加之天气炎热,发生脱水的风险较高,而脱水会使免疫力下降,感冒就会趁虚而入。(来源:渔歌医疗)



【国际医疗参考】

1、他汀类药物或与帕金森病有关(Possible Link Between Some Statins and Parkinson’s)(来源:webmd)


2、染发剂或与乳腺癌有关(Hair Dyes Tied to Higher Breast Cancer Risk)(来源:webmd)


3、童年时期进行化疗或对记忆有影响(Childhood Chemo May Have Lasting Effects on Memory)(来源:webmd)


4、科学家告诉你如何战胜焦虑(The secret of beating anxiety: Scientists say doing things badly and 'worry breaks' could help you cope)(来源:dailymail)


5、多数美国人服用维生素D过多(Opioid Abuse Jumps 6-Fold for U.S. Youth, Too Few Get Treated: Study)(来源:health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