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经常听说胆结石、肾结石,那么,听说过胃结石吗?下面,我们介绍胃结石中最多见的一种——胃柿石。
秋季正是柿子上市的季节,味甜汁美的柿子简直让人大饱口福。但是,在柿子没有完全熟透的情况下,吃进嘴中舌头会有发涩的感觉,这其实就是鞣质在作怪。
在未成熟的柿子中,鞣质含量可高达20%。此外,柿子中还含有树胶、果胶。人吃了末成熟的柿子后,鞣质在胃酸的作用下,能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易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在胃内,而鞣酸蛋白、树胶、果胶能把柿核、蔬菜植物纤维粘合在一起,在胃内就可形成胃柿石。
胃柿石长期停留于胃中,既不能被消化,又因为体积大于幽门括约肌扩张松驰时的直径,而不能被排入肠中,因此会刺激胃粘膜,引起炎症、糜烂、溃疡,并引起胃功能紊乱,这种病症,就叫做胃柿石症。
柿石症的症状一般来说比较典型,病人在发病前1-2天通常有大量进食柿子(饼)的情况,进而出现上腹饱胀不适、食欲下降、腹痛、恶心、呕吐、进食后症状加重等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全腹疼痛、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个别严重者腹痛呕吐加重,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并不是说吃柿子一定会引起胃柿石。正确地吃,能避免胃柿石:
(1)不要吃生柿子,一定要等柿子熟透才能吃;
(2)注意不要吃柿皮;
(3)每次吃柿子不能吃得过多,空腹时更不宜吃柿子;
(4)有胃溃疡等消化道疾患的病人避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