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浆、热牛奶、煮粥、煲鱼汤的时候会有一层皮。有人说,这皮有益健康,是煮出来的精华;有人说,这东西不能吃,有害身体健康。


今天我们就告诉你到底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


米粥皮


米粥皮就是米油。《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滋养)。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补血。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需要流质饮食的患者以及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的老年人,为了减轻其消化系统负担,适量喝米油能滋润胃肠道,建议常吃。



豆浆皮


主要成分是脂肪和蛋白质,是豆浆中营养的浓缩,且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在家自制腐竹便是用豆浆上面结成的皮捞出来晒干制成的。



奶皮


奶皮中含有一定脂肪和蛋白质,少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D等脂溶性维生素。对于普通人来说,每天摄入正常奶量后可以放心食用牛奶中的奶皮,不用因为限制摄入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而选择不吃奶皮。不过,需要控制脂肪摄入量的人群,如肥胖、血脂高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可以适量吃或不吃脂肪含量高的奶皮,以免影响心血管健康。


鱼汤皮


鱼汤煲好后放置一段时间,表面也会有一层薄皮,但这层皮主要是肉里的脂肪构成的。鱼汤皮因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多喝点有益。


但是,鸡汤皮、排骨汤皮多是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不利,喝汤时最好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