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健康饮食指南总是提醒我们要多吃蔬菜,减少脂肪、盐、糖等的摄入。殊不知,吃这几类蔬菜也得注意,一不小心可能踩雷区。



钠含量高,烹调时少放盐


茴香、芹菜和茼蒿钠含量较高,烹调时少放盐。


按照我国食物成分表,每100克茴香含186.3毫克钠,相当于含盐量为0.47克/100克,茼蒿钠含量为161.3毫克/100克,芹菜茎为159毫克/100克,而冬瓜的含钠量仅为1.8毫克/100克。


因此,烹调茴香、芹菜和茼蒿时应该少放甚至不放盐,高血压、肾脏病患者尤其要谨慎。



嘌呤含量高,痛风患者少吃


扁豆、芦笋、紫菜、豆苗等嘌呤含量较高,痛风急性发作期要少吃。


蔬菜的嘌呤含量与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动物性食物相比,总体来说确实要低一些,但扁豆、芦笋、紫菜、豆苗等嘌呤含量相对较高,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也要尽量避免吃,缓解期减少进食次数和进食量。



淀粉含量高,减少主食摄入


薯类、藕、荸荠、菱角、慈姑、山药等淀粉含量高,吃了要减少主食。


多数蔬菜热量低,但藕、荸荠、菱角、慈姑、各种薯类(土豆、红薯、山药、芋头)等淀粉含量较高,如果大量吃这类蔬菜的同时不减少主食,会增加热量摄入,最终导致肥胖。可以用高淀粉蔬菜替代部分米面类主食,它们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含量更高,血糖反应更低,饱腹感更强,吃同样的热量时,更不容易饿。



草酸含量高,烹调前焯一下


苋菜、菠菜等草酸含量高,烹调前需要先焯一下。摄入草酸过多会影响人体对钙、锌等矿物质的吸收,增加结石风险。


一般来说,有点涩味的蔬菜,如菠菜、苋菜、茭白等,都含有较多的草酸。有研究显示,菠菜、苋菜等蔬菜,只需沸水焯一下就可以去除40%~70%的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