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拨儿又一波儿的冷空气来袭,我们只能穿上一层又一层的棉衣来御寒,把自己裹成了个粽子。但是,臃肿并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于是“发热内衣”横空出世,击中很多人的要害,也被商家封为“过冬神器”。
这些发热内衣品牌众多、款式各异,面料更是五花八门,大多数商家都声称,他们的发热内衣里有一层“高科技”材料,可以自己发热,保暖效果是传统纯棉保暖内衣的好几倍。
事实果真如此么?这种发热内衣真的可以发热么?
洛阳晚报的记者在室温及寒冷环境下分别做了一系列试验。
记者分别在室温及5℃环境下分别向3个同样的杯子里倒入半杯60℃的水,将3款内衣分别包裹在3个杯子外,在同一位置静置20分钟。结果均发现,两款“自发热”内衣与普通保暖内衣的保暖效果相差无几。(1号、2号为自发热内衣,3号为普通内衣)
所以说,实验中的两款发热内衣并未发现有明显的发热功能。
一名业内人士提到,发热的纤维材料价格昂贵,一般的“自发热”内衣是由少量的发热纤维搭配其他纤维制造的。所以,即使穿着真正的发热内衣,温度上升也不可能很高,一般能主动升温2℃至4℃。而市面上售卖的那些价格低廉的“自发热”内衣,很少含有发热纤维。
其实,早在2010年,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织分会就颁布了《吸湿发热针织内衣行业标准》。标准中规定,吸湿发热内衣应由吸湿发热材料编制而成,并能满足两项升温值指标,即最高升温值不低于4℃,30分钟内平均升温值不低于3℃。所以,消费者对于发热内衣的保暖功效也不要抱有过高的奢望。
购买“自发热”内衣时要谨防假冒,同时需要注意,即使穿着真正的“自发热”内衣,其提升温度也有限,不能拿它代替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