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说过喝牛奶有养胃护胃的作用,当胃部酸胀不适的症状时,喝一杯热牛奶往往可立即缓解症状。这是因为牛奶可稀释胃酸,暂时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使人感到舒适。


但喝牛奶未必一定养胃!需要分情况而定,有些胃病喝牛奶能缓解不适,有些则会加重病情。



临床实践证明,牛奶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比它中和胃酸的作用更强。胃病(如胃溃疡等)患者若进行抗酸治疗,就不宜长期喝牛奶,否则会影响治疗的效果或加重对胃黏膜的损害。


萎缩性胃炎患者往往容易胃酸缺乏,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及钙可以刺激胃酸的分泌。因此,可以喝牛奶。


反流性胃炎在疼痛发作的时候喝牛奶,会刺激胆囊分泌大量胆汁,返流胆汁不但对胃黏膜有侵蚀作用,而且能刺激胃窦部G细胞释放胃泌素,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病情。因此在反流性胃炎发病期间不适宜喝牛奶,而在病情稳定期可以少量喝牛奶,但仍不适合大量饮用。


浅表性胃炎患者胃酸往往正常或过多,可以少量喝一些牛奶。或者将牛奶与米汤混合后一起喝。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以喝牛奶。但是,喝酸奶效果会更好,更易于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