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疗参考】

1、四价宫颈癌疫苗昨日在上海开打 北京1月份已上市

从昨天开始,上海市287家接种门诊和特需门诊将陆续提供四价宫颈癌疫苗接种服务。据了解,今年1月底,北京市民已经可以到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射四价宫颈癌疫苗了。(来源:北京青年报)


2、广西破除“以药补医”医院收入构成更合理

2017年广西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实施改革医保支付政策,公立医院平均药占比下降到29.05%,居全国前列;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31.02%,医院收入构成更加科学合理。(来源:新华网)


3、糖尿病新药中国获批!适用于二甲双胍控制不佳患者

礼来中国和勃林格殷格翰宣布收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欧双宁的上市许可。欧双宁(利格列汀/盐酸二甲双胍)为 DPP-4 抑制剂利格列汀和二甲双胍的单片剂复方药物,可作为饮食控制和运动的辅助治疗,用于适合利格列汀和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以改善血糖控制水平。(来源:健康时报网)


4、CFDA:沃尔玛、天猫、1号店销售的8批次食品不合格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告,沃尔玛、家乐福、天猫等销售的8批次食品不合格。(来源:健康时报网)


5、【聚焦两会】戴秀英:“日间手术”尽快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医科大学原副校长戴秀英教授针对日间手术的医保支付问题提出建议:一是组织开展三级医院日间手术试点,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医保支付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二是尽快将日间手术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社保部门和卫计委尽快协调将日间手术的术前检查费、手术费、麻醉费、病理检查费、药品费、护理费等一并纳入医保报销(可按单病种付费)。(来源:央视网)


6、“家庭医生”成两会热题:如何破解“签而不约”?

针对冬春季流感相对高发,“家庭医生”是否能发挥更大作用?该话题也引起了参加全国两会的多位人大代表热议。(来源:中国新闻网)



【渔歌医疗参考】

1、太走心!两会代表:家医签约这么干

2018年全国“两会”刚开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医疗改革中的新生事物成为热议的一个话题。关于家庭医生签约的问题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大家纷纷建言献策,吐露自己的心声。


2、老年痴呆预防操 简单易学 快get起来!

手是人类神经感觉最为敏感的部位,神经纤维也最集中。动手后脑循环会发生改变,手的动作会形成大脑新的兴奋点,有利于理解、记忆和思考,因此常做手部动作除了能让手指更加灵活,也可以锻炼大脑。



【国际医疗参考】

1、手机APP或可测量血压(Blood Pressure Check? You May Find an App for That)(来源:webmd)


2、禁止流通薄荷型香烟有助于戒烟(Ban Menthols to Help Some Smokers Quit)(来源:healthday)


3、研究显示1/14女性曾在孕期吸烟(1 in 14 women smoke during pregnancy)(来源:pulseheadlines)


4、研究显示:记忆细胞在13岁后停止再生(Memory cells STOP regenerating after the age of 13, alarming new research shows)(来源:dailymail)


5、常晒太阳可减少多发性硬化症风险(来源:People who grew up in sunnier climates are 55% less likely to develop multiple sclerosis, study suggests)(来源:dailymail)



【今日趣图】


能动手解决的,我们尽量别吵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