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分1型(胰岛素依赖型)和2型(非胰岛素依赖型),但还有一种类型糖尿病你可能很陌生,它就是1.5型糖尿病。
图片来源:摄图网
此型糖尿病的学名叫“成人隐匿迟发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其实质被认为是由于免疫破坏了胰岛B细胞引起的胰岛素缺乏所致,目前将其规划为1型糖尿病的一个亚型。
临床和病理特点介于1型和2型糖尿病之间,说白了就是既有1型糖尿病的某些特征,又有2型糖尿病的某些特点,故称1.5型糖尿病。
其实这种糖尿病并不罕见,只是过去人们对它不认识或认识不够。目前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如果做糖尿病抗体筛查,大体有10%-15%的患者其实是1.5型糖尿病。
1.5型糖尿病有什么特点?
与1型糖尿病相比:
LADA患者胰岛细胞破坏缓慢,发病年龄较晚,往往到25-34岁才发病(多在应激情况下诱发,比如严重的感染、创伤、烧伤、骨折、颅脑外伤、休克等后会迅速暴露出来。),症状比典型1型糖尿病要轻,在病程早期口服降糖药有效。
与二型糖尿病相比:
LADA患者较消瘦,“三多一少”症状更明显,病程进展也更快,往往起病半年到一年后,患者就会因胰岛功能快速衰竭而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
LADA往往误诊为2型糖尿病,造成误诊、漏诊,从而导致治疗方法不正确或不及时,产生不良后果。如果早期将LADA从2型糖尿病患者中鉴别出来,及早给予正确的干预治疗,可防止病情进行性恶化。
1.5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目前LADA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2005年,国际糖尿病免疫学会(IDS)倾向于将LADA的诊断标准统一为:
(1)≥30岁起病。由于LADA诊断时年龄从15~81岁不等,故该标准中起病年龄以30岁作为切点并不是绝对的,但大多数LADA患者起病年龄还是从30岁开始。
(2)至少1种胰岛自身抗体阳性,即胰岛细胞抗体(ICAs)、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4种任意之一。
(3)诊断糖尿病后至少6个月内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只有抓住特点,才能抓住漏网之鱼:
1.胰岛自身抗体作为胰岛细胞自身免疫的标志物,可以区分LADA与2型糖尿病;
2.诊断糖尿病后一段时间内可以不用胰岛素治疗,可与经典的1型糖尿病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