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有一条河叫埃博拉,1976年,在这条河的两岸突然爆发了一种烈性传染病,导致三百一十多人感染、两百八十多人死亡,死亡率高达90%,震惊了全世界,一种新发现的,致死性和传染性都极强的病毒被命名为埃博拉病毒。


现在,刚果(金)西北部再次发现埃博拉疫情,这是刚果(金)第9次出现埃博拉疫情。刚果(金)卫生部近日表示,目前已有两例确诊病例和17例死亡病例。


埃博拉病毒病平均病死率约为50%。在以往疫情中出现的病死率从25%到90%不等,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最重,致2.87万人感染,超过1.13万人死亡。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感染与传染


埃博拉是通过密切接触到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传到人,比如在热带雨林中发现的患病或者死亡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


埃博拉随后通过人际间传播加以蔓延,方式是(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它体液或者受到这些液体污染的表面和材料(如床上用品、衣物)。


症状


潜伏期是从获得病毒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间隔,可持续2天至21天。人们在出现症状后才具有传染性。先期症状为突然出现发热、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症状。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症状,某些情况下会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如牙龈渗血、便中带血)。化验结果包括白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而肝酶则会升高。


治疗与预防


口服补液或者静脉输液等支持性疗法以及针对特定症状的治疗可改善生存率。就埃博拉病毒病而言尚没有经过验证的治疗办法。然而,目前正在评价各种包括血液制品、免疫疗法和药物疗法在内的可能治疗办法。


2016年,世卫组织主导的世界上第一个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的在几内亚研制成功,之后,加拿大、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相继声明研制出高效防护埃博拉病毒疫苗。


在埃博拉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去疫区活动。如若必须前往,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不接触病人,同时避免与高危动物(果蝠、猴子或猿等)接触。一旦家人或邻居患有埃博拉出血热,不要惊慌,可在做好自身防疫的情况下,让其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



埃博拉离我们是不是很遥远?


“埃博拉和中国就是一个航班的距离。”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陈薇如是说。


疾控专家也表示,埃博拉有传入的风险,但在国内大规模流行传播几率是极低的。首先,若没有大量的感染者与健康人群的广泛接触,该病无法在人群中广为传播。其次,埃博拉在西非流行,主要是因为西非的卫生条件差,人们的公共卫生知识欠缺。而我国已建立起传染病报告和防控体系,万一有病人入境,我们也会严格按照我们的机制,把它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不会造成大范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