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会把牙齿表面的珐琅质洗掉,导致牙齿酸软无力,是把牙齿洗坏了”。这是很多人拒接洗牙的重要原因。
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洗牙是一种很好的牙齿保健手段,也是治疗牙周病的首要措施,通过定期的洁牙,不但可以彻底清除牙齿上的菌斑和结石,令牙周组织保持健康,防治牙周病,而且,洁牙时容易发现细小的不易觉察的牙病,如比较隐蔽的龋齿,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Daniel Frank © Pexels
但现实是很多人在洗牙后确实存在的牙齿敏感、咬物无力等问题,这又怎么解释呢?
口腔卫生长期不洁的人牙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龈退缩、牙根暴露,洗牙前牙结石将牙龈退缩所出现的牙根部硬组织盖住,洗牙后会暴露出来。牙结石洗掉之后一时无法适应,或者洗牙后几天里牙齿接触了忽冷忽热的食物刺激,都会导致牙齿敏感,这是正常现象,1周左右就会自动消退。
暴露的牙根表面会在唾液及其他口腔内溶液的作用下不断钙化,堵塞住牙根硬组织表面的微孔;同时牙神经也会在受到外界刺激后不断产生钙化的牙体硬组织,使其与外界之间的隔离层增厚,这样冷热不适症状就会逐渐缓解,直至消失。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洗牙也有交叉感染的可能,但规范的医疗机构都有完善的消毒灭菌规范以及临床操作中的感染控制原则,传染的风险可以被降至最低。
所以在正规医疗机构规范操作洗牙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