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流传了一段小视频,视频中提到两起食物中毒案例,并将中毒原因归咎于食用了长斑鸡蛋,甚至还提到有检测机构在长斑鸡蛋中检测到了可引发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
长斑鸡蛋很常见,真的能引发食物中毒么?
雀斑蛋
鸡蛋长斑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蛋壳表面出现的肉眼可见可触的褐色斑点,有的斑点甚至稍微凸起,又称为雀斑蛋。多是由于蛋鸡蛋壳腺分泌紊乱,造成色素沉积不均匀,形成所谓的雀斑蛋。另外有的蛋壳表面凸起的点则是由于蛋鸡钙代谢紊乱导致,凸起的点更容易附着蛋壳腺分泌的色素。
另一种是蛋壳底层表现出的肉眼可见、色泽深暗的水印状斑点或条带,又称为暗斑蛋或底斑蛋。但暗斑蛋具体的形成机理目前尚无定论。研究表明,高温高湿的环境会诱导蛋壳内部暗斑的出现,但是蛋壳暗斑对鸡蛋品质的不利影响还未被发现。
所以,鸡蛋长斑与沙门氏菌并无必然联系,有斑的鸡蛋不一定有沙门氏菌,被沙门氏菌感染的鸡蛋也不一定有斑。
沙门氏菌作为一种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可引发急性肠胃炎,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腹泻、呕吐等,病情可持续4至7天,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您也不必过于恐慌怕买到感染了沙门氏菌的鸡蛋。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团队在9个省市售环节超市和农贸市场采集的425份蛋壳表面进行了沙门氏菌的检测,均未检测到沙门氏菌污染,另外在885份鸡蛋内容物样品中仅有2份检测出沙门氏菌,而且属于同一家生产企业的,整体阳性率仅为0.23%。并且沙门氏菌对热耐受力较差,100℃立即死亡,70℃经5分钟、65℃经15到20分钟、60℃经1小时可被杀灭。
因此,我们在食用鸡蛋或其它食物时可以通过充分加热杀灭可能污染的沙门氏菌,保证我们的饮食安全。同时,厨房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这样便可有效预防沙门氏菌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