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通报,肯尼亚和南苏丹暴发裂谷热疫情,截至2018年6月21日,肯尼亚共报告54例,死亡11例;南苏丹共报告31例,死亡4例。为防止裂谷热传入我国,保护我国前往上述国家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公告如下:


一、来自上述国家的人员,如有发热、肌痛、关节痛、头痛、颈项强直、畏光、食欲不振和呕吐等症状,入境时应当进行卫生检疫申报,配合做好体温监测和医学排查等工作。海关对发现有上述症状的入境人员要按照规定程序采取医学措施。入境后6天内出现上述症状的人员,应当立即就医,并向医生说明近期的旅行史。


二、来自上述国家的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行李物品、邮件、快件等必须接受海关实施的卫生检疫,其负责人、承运人、代理人或者货主应当配合卫生检疫工作;对查验发现有活体蚊虫或蚊幼虫的,应当按照规定接受卫生处理。


三、口岸运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清除蚊虫孳生地,监测和控制口岸蚊虫密度,接受海关实施的口岸卫生监督。


四、前往上述国家的人员,出境前可以向海关及其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或登陆海关总署网站(http://www.customs.gov.cn)卫生检疫专栏查询相关信息;旅行中应增强防病意识,避免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器官,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奶等食物,避免蚊虫叮咬,发现有相关症状的,应当立即就医。


五、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器官或食用未煮熟的肉、奶等食物传播,也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潜伏期为2至6天,临床表现为发热、肌痛、关节痛、头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颈项强直、畏光、食欲不振和呕吐,重症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剧烈头痛、嗜睡、昏迷、黄疸、呕血、便血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本公告内容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3个月。


海关总署

2018年7月6日


相信大家看到这条公告,会对“裂谷热”充满各种疑问。


什么是裂谷热?


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的是动物,但也能传染人。


裂谷热如何传播?


一、蚊虫叮咬。裂谷热病传播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所致,蚊虫通过叮咬受感染动物而染上病毒,人类则通过被蚊虫叮咬所感染。


二、皮肤、黏膜感染。接触被裂谷热病毒感染的动物血液、唾液或其他分泌物后被感染,饮食了被感染动物的乳汁、未煮熟的肉或吸入空气中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也可导致感染。


虽然尚未证明存在裂谷热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从理论上讲,病毒仍有可能通过受感染血液或组织从受感染患者传播给卫生保健工作者。


裂谷热有什么症状?


裂谷热的潜伏期大约2-6天。轻症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关节痛,一些病人颈部发硬、呕吐、食欲不振,常被误认为脑膜炎。


尽管大多数人病情相对较轻,但仍有少数患者出现相当严重的症状。通常会出现三种明显综合征中的一种或多种症候:眼部疾病(0.5-2%的患者)、脑膜炎(不到1%)或出血热(不到1%)。


1、眼病:主要表现为视网膜病变,严重的会造成永久性失明。 


2、脑膜炎: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失去记忆、幻觉、困惑、定向障碍、眩晕、惊厥、嗜睡和昏迷,病愈后可能留有神经系统障碍的后遗症。


3、出血热: 主要表现有出血、休克、黄疸、肝肾功能衰竭,是导致裂谷热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出血热为表现的裂谷热患者病死率高达50%。


如何预防?


目前,已经有可以用于预防动物裂谷热的疫苗,人类疫苗虽然已经研制成功,不过,此种疫苗没有获得批准尚未投放市场。


目前正是蚊子的活跃期,应尽量做好防蚊措施;避免接触有病的动物,不要宰杀和食用不明原因死亡的动物;食用动物肉类一定要煮熟再吃,奶类要消毒、加工后再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