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基本味觉:酸、甜、苦、咸、鲜,你一定不陌生。这时候一定有人想问:“那辣味儿呢?”。辣味儿科学上讲其实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种感受,一种烧灼感,一种痛感,如果你喜欢辣,那是因为你喜欢那种被灼烧的痛感。
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脂肪也具有独特的味道,应被纳为第六种味道,命名为 "oleogustus" ,这是一个拉丁语词汇,我们可以近似地把它理解为“脂肪味”,也有人很形象地称之为“肥味”。
Cr:Pixabay
先来了解一下我们是如何感知味道的?我们伸出舌头,照照镜子,就可以看到上面有很多突起的小红点,叫做菌状乳头。味蕾就隐藏在这些突起下方。味蕾由很多的味觉细胞该组成,食物的味道从舌头表面的味孔进入味蕾,与味觉细胞接触。这些味觉细胞就通过电信号把这些感觉传到大脑,因此就感知了不同的味道。
“肥”到底是什么味道?
真正的“肥味”并不是我们品尝美食时的愉悦感受,它尝起来其实挺恶心的。有兴趣的各位可以去喝一口植物油尝一尝,看看味道好不好。而我们品尝美味的蛋糕、汉堡、薯条、比萨以及牛排时那种滑腻的乳脂感、粘稠度等浓郁复杂的味道并非真正的“脂肪味”,而是源自于甘油三酯——甘油和脂肪酸酯化后产生的产物。
真正产生“脂肪味”的化学源头是未酯化脂肪酸(NEFA),而它尝起来一点儿都不好吃。尽管如此,“肥”味的发现也可谓意义重大。
生活中不够咸可以加盐,不够甜可以加糖,喜欢酸可以加醋,喜欢苦可以来点苦味儿食品,鲜味更是可以由鸡精和味精来支配,那“肥”味呢?
如果可以把“肥”味提炼成一种佐料,想来会引发一场味觉革命,那也将是一场食品工业革命。到那时,想把黄瓜吃出烤肉的味道来恐怕不再是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