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很多朋友的脚气病又犯了。想必很多人心里有个大大的疑惑,冬天明明就好了,怎么到了夏天这脚气病又“死灰复燃”了?


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的适宜生长温度是22℃~36℃,湿度为95%~100%,PH值为5~6.5。也就是说,夏季的温度、湿度真的很适合真菌生长。冬季生长条件不合适,真菌处于休眠状态,不会引起患者不适,致使患者认为足癣已愈。


真菌寄生角质层中生长繁殖。需长期用药才能杀死它。


你的足癣反复发作,和你没有坚持用药、乱用药有很大的关系。


足癣用药最关键的是应按照分型进行连贯正规的治疗。切勿自行盲目治疗,常常使病情延误和加重。


要根据脚气的分型合理用药。


Photo by Toa Heftiba on Unsplash


医学上通常将足癣分为4种类型:丘疹鳞屑型、趾间糜烂型、水疱型、角化过度型。不同类型足癣在用药上也应有所不同。


丘疹鳞屑型


■ 症状表现为有小片红斑,红斑周围有丘疹,比较痒。


 治疗上可用达克宁和孚琪,脚洗干净后再用药,早晚各用一次,一般一周就可见效,但要在症状消失后巩固用药一周。


趾间糜烂型


 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燥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奇痒,易继发感染。


 治疗上可用醋酸铅每晚浸泡,再涂上达克宁或孚琪,最后上足粉。如果加上口服药(斯皮仁诺或兰美抒片剂),效果会更好。


水疱型


 好发于足缘部。起初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发炎等。切忌过度搔抓、挤破这些水疱,以免继发感染。


 治疗早期可选用有抗真菌作用的药物,如派瑞松、益肤清、酮康王等,症状得到控制后即改用抗真菌软膏。剂型要选择霜剂,避免使用酒精制剂(如脚气水、韦氏洗剂等),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如有大量水疱,且出现浸渍、糜烂,可用复方硫酸铜溶液泡足,也可用马齿苋煎水泡脚。


角化过度型


 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且干燥、角化脱屑、瘙痒(老患者没有痒的感觉),夏天出现脱皮,冬天出现裂口,无水疱及化脓。


 由于角质层肥厚,外用软膏较难浸透,可选择酊剂或足光粉。浸泡后脱落的角质层会带走大量真菌,再配合外用软膏及1-2周的口服药治疗,会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自己分辨不了应该用什么药,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总之,要想根治脚气,一定要坚持用药!一定要坚持用药!一定要坚持用药!


参考文献:脚气分四种 用药各不同[N]. 吕花香.  保健时报. 2015-08-27 (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