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开学季,心理门诊都多了一些咨询情绪问题和身体问题的孩子。按照网络流行的说法,他们都得了“开学综合征”。
“开学综合征”又叫“开学恐惧症”,是指在假期将要结束到开学初始的一段时间,孩子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的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心理问题。
Cr:Pixabay
在心理行为方面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紧张、厌学、拖延行为、懒散行为等;有的孩子还会表现为生理方面的变化,包括吃不下,睡不着,疲倦、甚至发烧等。
专家认为,孩子出现“开学综合征”主要是因为在假期中较长时间的沉浸在电视节目中,生活起居无规律,假期彻底放飞的兴奋点难以平复所导致的。别说小孩,就是成年人身上也有类似的毛病,譬如长假一过,精神困顿,四肢酸痛,工作时始终打不起精神。
如何让孩子摆脱“开学综合征”的困扰?
1、很多孩子都把假期当成睡懒觉、疯玩的“大好时机”,经常很晚才睡,白天睡不够,晚上睡不着,人体生物钟被完全打乱了。建议家长帮孩子“倒时差”,全面调整好作息时间。
2、不少孩子在假期爱吃薯片、甜点、冰糕等零食,结果正餐就厌食了。开学后加上高强度、快节奏的校园生活会使肠胃出现问题,产生不适。因此,在开学初期在保证摄足营养的前提下,最好多吃一些粗纤维食物,多吃粗粮、蔬菜、水果,注意多喝水补充水分。
3、收心要循序渐进,不能搞“急刹车”。家长在开学前一周就开始做好准备,陪孩子去买书包、文具、参考资料等学习用品,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孩子会在心里暗示自己很快就要开学。如何孩子的心一时收不回也是在情理之中,家长不要一味责备、谩骂,会使孩子产生新学期的恐惧、焦躁、厌烦等消极情绪。
4、家长及老师应换位思考,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多积极正面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尽快开启新学期的多彩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