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失去了双脚,生活将举步维艰。


cr:pexels


目前,我国每年有超过100万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足而截肢。


糖尿病足是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


晚期糖尿病人为何出现病足?



血糖的增高会造成脂代谢紊乱,从而易造成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而下肢血管是人体最长的供血通道,任何阶段出现狭窄或闭塞,均会影响远端组织直至足部供血。此外,高血糖状态还会造成人体微血管管壁变性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导致下肢组织缺血缺氧,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足部发生严重的缺血缺氧,最终导致组织的坏死—即糖尿病微血管性坏疽。


血管病变、肢体末梢的保护性感觉减弱或丧失,极易引起物理性的损伤,一旦受损后,病理生理改变又使其不易修复,感染难以控制,最后发展成为足坏疽。


糖尿病患者若出现下列症状,有可能是糖尿病足,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下肢发凉肿胀,伴有麻木、疼痛或感觉迟钝,甚至消失;


足背的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


脚下垂时,颜色会逐渐变成紫红色;


不走路的时候没有明显不适,但一走路就会出现酸胀不适感,而不得不停下来休息;


骨骼以及肌肉发生变化,如肌肉萎缩、足部畸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