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稍瞬即逝,期间我们一起经历的大事件你还记得多少?
◆ 国家卫健委、医保局挂牌成立 ◆
3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根据方案规定,3月27日,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挂牌;5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
◆ 《我不是药神》引发全民关注抗癌药 ◆
7月5日,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引发了全社会对癌症患者代购药品的讨论和关注。电影上映之际,李克强总理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反映的用药难问题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之后多个省市对抗癌药价格进行调整,最高降幅达50%。
◆ 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 ◆
2018年7月21日,一篇名为《疫苗之王》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10月16日,长春长生因违规违法生产疫苗,被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处罚。这是长生生物自2017年11月份被发现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规定后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质量问题。
◆ 中国迎来首个医师节 ◆
8月19日,中国迎来了首个中国医师节,这是继教师节、记者节、护士节后,国家设定的第四个行业节日。从此,中国医生们也有了自己的节日。
◆ 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 ◆
今年6月,国家医疗保障局新一轮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工作开始启动,44个目录外独家抗癌药经过专家评审和投票遴选,并征得企业意愿,最终17个药品获得谈判成功。
10月1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了《关于将17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与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达56.7%。
◆ 《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公布 ◆
11月1日,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开始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业内表示,客观地说,这次修订草案不是一次全面的大修,主要基于缓和短期疫苗事件所反映出的社会矛盾以及去年以来鼓励创新所带来的《药品管理法》已经不适用的条款进行修订。
◆ 无痛分娩全国推广 ◆
1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从2018年至2020年在全国开展分娩镇痛诊疗试点,并逐步在全国推广。
◆ “酸碱体质”理论被推翻 ◆
2018年11月,美国圣地亚哥法庭做出判决,“酸碱体质理论”创始人Robert O.Young被罚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约7亿人民币)。这位养生大师当庭认罪,表示自己的“酸碱体质理论”纯属骗局。“酸碱体质”理论被推翻。
◆ 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引发全球争议 ◆
2018年11月26日,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基因编辑婴儿已在中国健康出生。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这一消息发布后,立即在全球掀起巨大波澜,数百名生物学家公开谴责了贺建奎的行为,他们认为,即使修改了胎儿的CCR5基因,也不意味着可以免疫艾滋病,而在现阶段对生殖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完全违背了科学研究的伦理准则,可能给人类带来一系列无法预料的后果。这一事件给世界留下了一道亟需解答的难题: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应该如何正确地使用它们?
◆ 美国新型艾滋疫苗证实有效 ◆
12月,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发出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在向72只恒河猴注射之后,三分之二猴子成功免疫与艾滋病毒相似的猴免疫缺陷病毒。科学家们已开始对非洲南部2600名有艾滋病风险的女性测试,并可能于2021年能够取得成果,这为防治艾滋病带来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