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细菌以无害的芽孢形式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一旦进入伤口,在缺氧环境下会被“唤醒”变成滋养体,分泌毒素,这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神经毒素,微量作用于神经系统,即可导致严重肌痉挛症状。


破伤风的潜伏期有长有短,短则2至3天,长的可达3周,甚至几个月,但大多数情况是30天之内。潜伏期与病情的危重程度呈相关性,外伤处离中枢神经越近,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反之,潜伏期长,病情相对会轻些。


约90%的患者在受伤后2周内发病,人群普遍易感,且各种类型和大小的创伤都可能被含有破伤风梭菌的土壤或污泥污染,但只有少数患者会发病。


只要患者有外伤,就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性,尤其是伤口大而深、损伤严重、有污染化脓的更应该加强防范。


受伤后,那些情况需要打破伤风针呢?


cr:pexels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以下伤口类型导致破伤风的风险较高,需要进行相应干预:


包括烧烫伤、冻伤在内,需要接受外科处理但超过 6 小时没有处理的伤口


包括烧烫伤、冻伤在内,伤口内有异物或是较多坏死组织,特别是被尘土、人畜粪便或唾液污染(动物咬伤)

深部穿刺伤


弹头或弹片伤


开放性骨折以及挤压伤


外伤伴有血压下降等败血症表现

此外,糖尿病、血管炎等患者易发生迁延不愈的慢性伤口,伤口感染风险大;肛周脓肿、结直肠溃疡等病患伤口易被粪便污染,因此这些患者假如病史长、污染重,也应警惕破伤风风险。


受伤后,医生和患者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判定是否需要接种直接针对破伤风毒素的抗体(事后预防接种)。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单独的破伤风疫苗(事前预防接种)已被淘汰,使用最多的是白喉 + 百日咳 + 破伤风的联合疫苗(白百破疫苗)和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白破疫苗)。这两个疫苗在我国为免费接种,孩子2岁前接种4剂白百破疫苗,6岁再接种1剂白破疫苗,相当于6岁以内接种了5剂破伤风疫苗。


一般其对破伤风的预防效果至少可以维持到16岁甚至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