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喜欢的零食海苔、雪饼、坚果等中都含有干燥剂,以防止食品受潮、发霉。
近日,一名5岁男孩将干燥剂倒入瓶中加水玩耍,结果发生爆炸,造成一只眼睛失明……
常见的干燥剂,怎么就变成了爆炸物呢!
Photo by Fancycrave.com from Pexels
市面上多数食品干燥剂是生石灰干燥剂、氯化钙干燥剂、矿物干燥剂和硅胶干燥剂。大家日常接触较多的是生石灰干燥剂和硅胶干燥剂,硅胶干燥剂绿色、环保,可以重复使用,生石灰干燥剂,与其它三种干燥剂相比成本低一点,吸潮效果强,市场上使用最多,容易发生爆炸灼伤人的也正是生石灰干燥剂。
生石灰即氧化钙,这种物质遇水后产生氢氧化钙,并且能释放出很大的能量,在密闭的空间内会有爆炸风险。如果被外力摇晃,增大接触面积,爆炸时间会更快更迅速。
家长买回食品后,如果包装袋内装有干燥剂,尤其是石灰干燥剂,在目前国家对此没有制定统一处置标准的情况下,最好将它直接扔掉。
干燥剂,只要不破损,不沾水,就比较安全。
万一误食,硅胶干燥剂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误食后可以直接排出体外,入眼需用清水从内眼角往外眼角冲水即可;
如果是氧化钙成分的石灰干燥剂,误食后则可用水、牛奶稀释,饮水量不要过大,成人在120至240毫升,儿童每公斤体重10毫升总量不超过200毫升即可。之后,应迅速送往医院治疗,切忌用醋或其他酸性物质中和;
若是不小心皮肤沾染石灰干燥剂,则需要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简单处理后立刻去医院。
在渔歌医疗App内答对此题可获得5积分,每天上限15积分,攒积分换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