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型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版》中推荐了一种通过改变进食顺序来控制餐后血糖的方法——餐前负荷法。
“餐前负荷法”是医学上的专业叫法,源于欧洲十几年的营养治疗临床实践,它的另一个比较通俗易懂的叫法就是“预进餐”。
Photo by Alexander Mils from Pexels
实际上是指在主要营养负荷餐前,摄入少量的宏量营养素,以诱导小肠释放肠肽,减缓胃排空,刺激胰岛素分泌。
简单理解,餐前负荷就是说在我们吃正餐前,先吃少量东西来垫垫肚子,而先吃的这些东西应该是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以及低升糖指数等食物。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先吃下去的这些东西会帮助我们的消化系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餐后血糖的调节也开始慢慢进行,所以当我们吃正餐后,血糖反应会相对平稳,也就达到控制餐后血糖的目的。
食物的选择有很多,比如一杯无糖豆浆或牛奶、一份蔬菜沙拉、半个苹果、一小把坚果……。但要注意分量,最好是将原本正餐中的食物分出来一些餐前吃,这样既达到了餐前负荷控制血糖的目的,也不会带来额外的能量摄入。
至于餐前负荷的时间点,目前大多数选择的都是在正餐前30分钟。这个时间既不会产生刚刚吃完而不想吃正餐这种感觉,也不会出现餐前吃的太早后来又饿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