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伏天,每日热的像个蒸笼一般,多地开始出现“热射病”患者。虽然热射病致死的新闻报道有很多,但不能排除还是有很多人对其病情严重性认识不足。

Cr:Pixabay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人体皮肤散热功能下降,体内热量不能发散,热量集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引起皮肤干燥、肌肉温度升高、汗液排除受阻,进而伤害到中枢神经,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


中暑,按程度科可分为热失神、热疲劳、热痉挛、热射病,而热射病属于最严重的中暑类型——重症中暑。


有两类人最易惹上热射病:


一类是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作业的青壮年。(劳力型热射病)


一类是体质比较差的老人、小孩、产妇等,在通风条件比较差、湿度环境比较大的环境中发病。(非劳力型热射病)


“热射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天气的环境下。一般表现为高热,体温能达到40℃以上,同时,皮肤干热无汗,还会出现神志障碍、脏器衰竭等。


如果病人体温持续在40℃以上,就有可能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包括心衰、肾衰、肝脏衰竭、呼吸衰竭、脑水肿等,而这往往是致命的。


对中暑的病人治疗重点就是降温,而且是快速降温。尤其是上面提到的劳力型热射病患者,这种死亡率高的中暑,降温的过程也叫“黄金半小时”。


体外降温,一般是把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用冷毛巾擦试病人腋下、大腿根部位,因为腋下、大腿根以及颈部属于大血管部位,通过冰水、冰块的擦试,可以迅速起到降温效果。对于没有虚脱的患者可以使用冷水浸浴的方式。体内降温可以通过冰盐水灌肠或灌胃等方式进行,再有就是使用一些降温药。在降温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并发症进行治疗,并连续监测体温和尿量,让体温逐步平复到37至38度。